吃湯麵、“曬紅綠”……小暑風俗知多少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節氣。這一天,是一年中炎熱的開始,但還沒到最熱的時候。“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民間流傳的各種諺語,是老百姓對小暑最基本的印象。

 

消暑:左手扇子右手冰沙

 

小暑之“暑”,東漢劉熙《釋名》中有形象化解讀:“暑,煮也,熱如煮物也。”古人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用形象的語言和例子,展示了小暑的氣候特點。

 

“一候溫風至”,是説小暑時節開始,吹過來的風中都帶著溫熱;“二候蟋蟀居宇”,由於暑氣的炙烤,連蟋蟀都紛紛離開了田野,躲到庭院的墻角下,以享受清涼。

 

《詩經·七月》有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其中的八月即是夏曆的六月;“三候鷹始鷙”,在烈日炎炎下,地面溫度太高,老鷹展翅飛翔,去探索涼爽的領地。

 

吃湯麵、“曬紅綠”……小暑風俗知多少

 

金廷標(清)《蓮塘納涼圖》(局部)

 

如此酷熱,消暑變成人們當下最緊要之事。在古代,雖然沒有空調和電扇,古人也會利用自己的智慧來防暑降溫。

 

扇子,是古人必不可少的“夏日伴侶”。唐代詩人錢起在《避暑納涼》寫道:“木槿花開畏日長,時搖輕扇倚繩床”,就描繪了一幅古人躺在繩床中輕搖蒲扇,享受微微涼風的悠閒場景。

 

用冰消暑,在古代也十分常見。在宋朝,六月初六日為“天貺節”,皇帝會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東京夢華錄》記載開封街市上有賣“冰雪冷元子”“冰雪涼水荔枝膏”等,可謂是古人自創的“冰淇淋”。

 

習俗:“食新”“曬紅綠”

 

在小暑節氣,早先北方種的小麥、南方種的稻子都開始收割了。伴隨新糧食的收穫,人們會舉行一系列隆重的祭祀儀式,包括祭天、祭地等,甚至還會祭祀“土地公公”。

 

吃湯麵、“曬紅綠”……小暑風俗知多少

 

古人“食新”。資料圖

 

除了祭祀活動,還有“食新”,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慶祝穀物的豐收。

 

“六月六,曬紅綠”也是傳統民俗之一。“紅綠”,指的就是五顏六色各式各樣的衣服。民諺有雲:“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久存于箱櫃中的衣服、書畫在晴朗的陽光之下多晾曬,可去潮去濕,防霉防蛀。

 

這一習俗起源於唐代。相傳當年唐僧師徒歷經千難萬險從西天取回的佛經,在回國的途中不幸墮入大海,全部被海水浸濕。之後天晴日朗,陽光明媚,他們才得以把經卷曬乾。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初六,因此流傳了下來。

 

養生:頭伏餃子二伏面

 

“節到小暑進伏天”,小暑一來,三伏天即將開啟。正如韓愈所説:“自從五月困暑濕,如坐深甑遭蒸炊。”天氣燥熱,容易中暑、食欲不振,因此,小暑時節,人們在飲食習慣上十分講究養生。

 

俗話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從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

 

《魏氏春秋》上説,人稱“傅粉何郎”的何晏“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涂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南朝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在古人看來,出汗可以驅病,即為“辟惡”。

 

在民間,吃藕是素有的小暑習俗。藕有清熱開胃之功效,在清咸豐年間已被欽定為禦膳貢品。“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就是清代詩人喬遠炳在小暑吃藕後留下的好評。

 

除了吃藕,在魯南和蘇北等地區,人們則是習慣於在小暑時吃暑羊,以此滋補身體。在徐州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等歌謠。還有俗語“小暑黃鱔賽人參”,説的就是小暑前後一個月的鱔魚甚為滋補美味,從中醫角度來講,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等作用。因此也是人們偏愛的美食。

 

結語:“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竹喧先覺雨,山暗已聞雷。”小暑節氣一到,酷夏桑拿天的“高能預警”正式來襲。在這炎炎夏日,容易發生中暑的情況。大家注意“少動多靜”,如果出行,要做好防暑工作。此外,生活中還要注意補水和清淡飲食,安全度夏。

 

(綜合新華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美術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