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遇上新基建 促人工智能加速落地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7-10 11:03:37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記者9日從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獲悉,截至2019年底,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産業的規模超過51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超過2600家。與此同時,新一批世界級應用場景正在上海全力打造。不少人工智能企業正緊抓“AI+新型基建”的契機展開卡位賽。我國逐步走出了一條由需求導向引領商業模式創新、市場應用倒逼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的發展路徑。
應用場景擴圍 政策持續加碼
7月9日,上海再次發佈了一批世界級的應用場景,它們分別是:張江科學城、華東無人機基地、申通地鐵和全球首支人工智能作曲合唱MV《智聯家園》。在此之前,上海已開放兩批30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涉及醫療、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十大領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業、240個解決方案參與。
對此,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上海要把人工智能置於戰略優先位置,加快提升基礎能力,更好與産業轉型發展、創造美好生活、優化城市治理緊密結合,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
上海只是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地方政府共出臺276項涉及人工智能發展的相關政策,超過2018年的259項。同時,從內容看,與2018年相比政策更加細化,推出了一系列對具體産業和應用場景開放的扶持政策。
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産業實現了良性發展,一是技術創新日益活躍,語音識別等部分應用技術處於全球領先的水準;二是産業規模持續壯大。2019年底,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産業的規模超過了510億元,人工智能的企業數量超過了2600家;三是人工智能與行業融合應用在不斷深入,各領域+人工智能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地涌現,前景可期。
“AI+新基建” 産業落地迎卡位賽
AI深度賦能新興産業的趨勢日漸顯現。以上海為例,圍繞“東西集聚、多點聯動”的佈局,正加快建設“4+X”融合創新載體,目前人工智能重點企業1116家,2019年規上企業産值約1477億元,比2018年增長10.7%。另外,微軟、亞馬遜、阿裏、騰訊、百度等龍頭企業紛紛圍繞産業生態在滬佈局;商湯、依圖、深蘭、雲從等技術類企業也爭相推進重大項目,加快技術落地步伐。
“一年來,浦東新區人工智能企業從350家增加到500家以上,張江人工智能島成為國內首個‘5G+AI’全場景應用示範園區,初步形成人工智能賦能‘硬核’産業集群發展趨勢。”上海浦東區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他透露,未來該區一方面圍繞場景需求,強化公共服務能力,運用5G技術,圍繞AI+製造、智慧醫療、智慧養老和智慧教育四大賽道,加快場景數據開放共享,推動創新技術先行先試;另一方面,聚焦特色園區建設,加快人工智能賦能發展。
除政府外,企業也在緊抓“新基建”的東風。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AI的發展將經歷三個階段,一是技術的智慧化,二是經濟的智慧化,三是社會的智慧化。“目前我們正處於從經濟智慧化的前半段向後半段過渡的時期,人工智能已經證明或者初步證明了其對所在行業的顛覆和重構潛能。”李彥宏透露:“百度將自己定位於專注對外賦能的AI平臺型公司。”圍繞這一定位,百度還提出了兩個目標:一是到2030年使百度智慧雲的伺服器數量達到500萬台以上,一是在未來5年為社會培養500萬名AI人才。
“目前我們為數字化抗疫累計提供服務覆蓋了全國30+省市,累計防疫外呼量200萬+,助力了70+政府和企事業單位,200+第三方平臺APP、微信端、網頁端。”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向記者表示,新基建被視為人工智能的紅利,而人工智能則是新基建中的核心動力,新基建將推動中國人工智能進入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袁輝透露,未來小i機器人的發力點將在AI+政務、AI+金融、AI+企業、AI+CC四個方向。
AI技術正在與5G、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融合,並且深度融合的趨勢愈來愈強。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劉勝義表示,“從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時期的疾病救治、全民防控,再到疫情常態下的經濟復蘇,以‘新基建’為支撐,數字科技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更能抵禦風險的彈性未來社會。”據悉,騰訊正持續加碼新基建投入和佈局,其中人工智能正是重點投入領域,僅騰訊長三角AI超算中心預估投資已超過450億元。目前在製造、醫療、政務、文旅、金融、遊戲、物流、教育、交通等領域,騰訊AI都有廣泛的落地。
駛入深水區 行業規範待完善
當前,AI已走出技術爆發階段,進入落地應用、創造價值的新時代。“最近一兩年,AI應用已從淺水區到深水區,以AI醫療為例,淺水區更多是從實驗室到臨床,但深水區後,不再只是‘讀片’,而是臨床場景的賦能,即到底能為醫生提供什麼樣的幫助。”森億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馬漢東説。
事實上,隨著應用場景的深化,行業發展或要面臨法律、倫理等深層次的問題。對此,華為公司副董事長兼CIO陶景文表示,數據已經成為除了海、陸、空之外的第四個空間,發展人工智能要在加強數據保護的基礎上促進數據開放,但同時也要注重倫理建設,保證數據的合理使用。他呼籲政府、行業機構應該加強AI的立法、倫理的建設和行業標準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揭牌,就明確了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倫理規範和治理體系的相關任務。同年6月,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佈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突出了負責任和開放協作的主題。
“騰訊把‘科技向善’納入公司的使命和願景:我們每天都在研究和應用新科技,歸根到底要為每一位用戶負責。我們要做到‘AI向善’,就要努力讓人工智能實現‘可知、可控、可用、可靠’。”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目前人類對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未知,仍然大於已知。而在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看來,“四可”原則將督促我們在使用AI時,不斷思考和解決隱私安全、演算法歧視、數字鴻溝等新問題,努力實現透明、普惠、責任與安全。(記者 鐘源)
相關新聞
- 2020-07-102020兩岸經貿論壇在廈舉行 共話疫後“新基建•新智慧”
- 2020-05-25新機遇、新趨勢匯聚新動能 推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2020-03-31科技抗疫,阿裡巴巴開放新冠肺炎AI技術馳援日本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