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旗”杠上德國 臺當局無事生非自取其辱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7-15 17:35:18 | 來源: 你好台灣網 |
前不久有網友發現德國外交部的網頁下面,台灣的位置一片空白,其他國家都有國旗,台灣卻是一個空白網頁。7月10號德國外交部開新聞發佈會,有記者問是怎麼回事?
台灣頁面“被空白” 德外交部回應扎心“台獨”
據台灣媒體傳回的消息,德國外交部的副發言人布洛伊爾説:“我們沒注意到,可能是臨時性的變動。”這就一石激起千層浪,“臨時性的變動,把台灣所謂的‘國旗’給拿下來,這不會對國際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嗎?”台灣的外事部門坐不住了,而且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説,要敦促德國的外交部更改錯誤的決定,把撤下來的旗子還回來,以免在國際上造成不利的影響等。綠營媒體也是一片譁然,紛紛譴責德國,還把以前送口罩給德國的事也翻出來。
今年4月,台灣搞所謂“口罩外交”,給德國送了100萬隻口罩,但是德國不但不領情,也沒提台灣任何事,連小型的捐贈儀式也取消了,所以台灣説“我都給了口罩了,你們怎麼還這麼幹呢”?但是很快,台灣的民進黨當局就被德國外交部狠狠打臉,據德國在臺協會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消息,把布洛伊爾的話翻譯錯了。布洛伊爾的原話是“這個事情我沒有關注,但它不可能是一個臨時變動的事情”,到了台灣媒體就變成了“他是一個臨時變動的事情”,一字之差意思就完全變了。
“台獨”慘遭打臉 一意孤行徒增臺海風險
經過德國方面的檢查,其實從2017年開始,德國外交部的網站上,台灣就一直是空白,而且德國外交部也表態:“恪守一中政策,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國旗’在外交部的網站上”。這真是給民進黨執政當局狠狠的打了一下臉,外事部門負責人,包括蔡英文等,估計也是烈日灼心。
搞所謂“口罩外交”,利用一些小動作拓展國際空間,採取切香腸的“台獨”漸進式的方式,顯然是改變不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歷史事實的,也無助於台灣拓展所謂的國際空間,不但幫助不了台灣,反而會讓臺海關係陷入到更大的動蕩當中。
相關新聞
- 2020-07-15“三倍券”變“三倍倦”!羅智強狠酸:領券不如辦張民進黨證
- 2020-07-15民進黨當局妄想與大陸“經濟脫鉤”?只會碰得頭破血流
- 2020-07-15新黨痛批民進黨當局污染“五權” 威行專政
- 2020-07-15“小明”還不能回家?天理難容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