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防疫大撒幣”之後 亂象更多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7-22 11:14:46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為了振興本土旅遊,臺交通部門“觀光局”換湯不換藥,改個名字換推“安心旅遊”,再撒39億元(新台幣)替本土旅遊市場點火、衝人次,結果,品質沒提升,各地亂象卻更凸顯。民進黨當局不應只撒銀彈就沒事,還須從旁管理、分層並行銷,讓深度與低價市場分流,精緻旅遊才有可能成功。
暑假期間本就是旅遊旺季,今年上半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大家出不了門,當疫情趨緩、島內解封,臺當局為協助觀光産業活下去,大力宣傳要民眾多支持本土旅遊,砸錢不分平假日、不分淡旺季,災難就來了。
習慣出去玩的人,一窩蜂改選“類出境”的離島行程,讓澎湖擠爆,16日單日涌入2萬2000多人欣賞花火節,大批人潮擠在島上,帶給當地人許多不便,澎湖在地人直呼,報復性旅遊根本懲罰澎湖。
除了澎湖的災難外,許多在地創生業者也怨聲載道,直指臺當局根本不知道業者想要什麼,一昧衝本土旅遊人次,最後就是把不適合的消費者送上門。另外,遊樂園不限次數免費入園,民眾拼命往大型遊樂區鑽,成功炒熱這些園區人氣,其他遊樂園卻無法分享到補助的效應,引發補助款落入少數業者口袋等爭議。
提升本土旅遊品質,卻見臺當局只懂砸錢讓業者自己去做,沒有介入輔導、沒做市場區隔,沒管理也沒強化,讓高品質和低品質的産品放在市場上自由競爭,而長期以來,大眾對本土旅遊CP值低的刻板印象,民眾直接落入比價的慣性模式,有心想推精緻旅遊的業者推不動,以致沒深度、沒品質的本土旅遊亂象,一而再、再而三發生。
改變的第一步應設下條件,讓推出深度內容的業者獲得較多的資源,業者才有辦法在劣化的市場環境下持續推動好的産品,時間要夠久,才足以扭轉台灣人的刻板印象,臺當局給完銀彈還需從旁管理、行銷,讓深度與低價産品分流,才能免於劣幣驅逐良幣的本土旅遊困境。(來源:華夏經緯網轉載台灣《中國時報》消息)
相關新聞
- 2020-07-22民進黨發三倍券弊端多,台灣老百姓花錢買罪受
- 2020-07-21臺茶銷陸受挫 遊濟民:外銷少三成農民焦急
- 2020-07-21楊澤軍:數據顯示台灣的經濟出路在大陸
- 2020-07-16“台灣人還在吃老本” 臺媒體人憂心經濟陷惡性循環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