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射成功!火星,中國來了!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7-24 09:59:47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7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通過“剎車”完成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並擇機開展著陸、巡視等任務,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環繞探測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我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二是建立獨立自主的深空探測工程體系,包括設計、製造、試驗、飛行任務實施、科學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隊伍,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發展。

△拍攝/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張高翔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科學目標,主要是實現對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佈、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等研究。
我國火星探測作為開放性的科學探索平臺,包括港澳地區高校在內的全國多地研究機構積極參與了研製過程,我國也與歐空局、法國、奧地利、阿根廷等國家和組織開展了多項合作。

△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
火星是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是人類走出地月系統開展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受天體運行規律約束,火星探測窗口每26個月一次,並且窗口時間較短。1996年以來,幾乎每個發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測器發射,今年更是迎來了多國齊聚火星發射窗口,共同奔赴火星。
相關新聞
- 2020-07-23關於“胖五”“探火” 你需要知道的幾組數字
- 2020-07-23太空中的特殊“離別”
- 2020-07-23五大亮點!“胖五”“探火”不簡單!
新聞推薦
- AI微短劇《寶島英雄》劇本研討會舉辦2025-11-10
- 味蕾牽兩岸:台灣桃園舉行閩臺小吃文化交流盛典2025-11-10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華文出版與文化創意學術論壇在福建漳州舉辦2025-11-10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