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薛清德的平潭情結

來平潭已有20年的臺胞薛清德最近一直關注臺胞社區的建設進展。今年3月,大陸首個由臺企設計、臺企施工管理、臺胞購買、臺企物業運營及管理的具有台灣特色的臺胞社區開建,項目用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提供388套建築面積約89至140平方米的住房,銷售對象僅限臺胞。

 

“我在關於建立大陸首個臺胞社區鼓勵來嵐臺胞定居平潭的建議中,提出希望臺胞社區由台灣設計團隊設計、按台灣標準與方式施工、按台灣社區管理運營方式管理、限定一個優惠價格等,讓臺胞們能在共同家園輕鬆落戶。”薛清德説。

 

去年年中,上述建議得到了實驗區台灣工作部的回復。在答覆中明確“平潭通過多種方式推動臺胞社區建設,還積極籌劃新建臺胞社區,委託台灣規劃設計團隊完成了該項目的策劃工作,擬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將於2019年底完成前期相關工作”等。

 

“臺胞社區的落地讓我很有參與感、成就感,見證著自己的構思一步步被採納、完善,最終願景變成現實。”來自台灣台中的薛清德是平潭縣政協委員,也是首批來嵐創業的臺商之一,目前經營三家服飾店和一家中醫館,在平潭開創了事業的“第二春”。

 

今年7月初,國網平潭供電公司、福州市綜合能源公司與平潭臺胞社區達成合作協議,將在站房智慧運維、專屬電工服務、充電設施運營、智慧路燈建設和數字辦電服務等方面實施綜合能源示範工程,助力臺胞社區成為綠色、環保、智慧、安全的數字能源示範社區。

 

得知這一消息後,薛清德非常興奮。就在今年6月中旬,平潭綜合實驗區臺胞臺企座談會召開,薛清德被邀請第一個發言。他直言感受到實驗區為臺胞社區的推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提了很多關於臺胞社區的建議,期待更多臺胞來嵐享受融合發展的幸福生活。

 

薛清德對平潭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滿懷期待,也踴躍參與其中。2000年,他因貨船出故障拋錨待修在平潭短期逗留,得到當地政府和群眾的熱情幫助,因此與平潭結緣。如今,薛清德把自己的家變成兩岸同胞交流的一個平臺,為臺胞耐心講解惠臺利民政策,他和妻子黃日紅還熱衷於沙灘凈灘、植樹綠化、助學助困、慰問孤寡老人等公益事業。他説:“平潭是一個充滿福氣的好地方。”

 

薛清德對平潭充滿感情,常常站在臺胞的角度,思考如何做好兩岸融合發展這篇文章。去年初,薛清德在平潭兩會上提交了“擴大在嵐臺胞人才評定之標準”的提案,建議實驗區放寬台灣人才認定,增列“無私奉獻型”“傑出貢獻型”等人才類型,給予購房優惠等,吸引更多的臺胞來嵐就業、創業、生活。

 

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平潭致力於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先行區,越來越多的臺胞願意來嵐紮根,此前實驗區的惠臺利民政策在年齡、學歷等方面有所要求,兩岸共同家園的建設需要年輕人,也要照顧到一些年紀大的、學歷有限但有所貢獻的臺胞。”薛清德認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要讓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各個年齡層的同胞互動交流,越走越親。

 

他的這份提案得到了實驗區黨工委黨群工作部的回復。在回復函中提到“平潭對原來的中高層人才政策進行完善提升”,達到有關標準的人才將得到生活津貼,最高享受12個月。

 

去年6月,平潭出臺《關於加強中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的暫行辦法》《加快重點産業人才引進和培育的若干支持措施(試行)》等人才新政,在惠臺利民舉措上更給力、更有針對性,不僅在全省率先面向臺胞設立“貢獻型台灣人才”類別,還對台灣人才放寬了引進單位、在嵐工作時長、年齡、學歷要求等條件,且將平潭對臺職業資格採信證書納入人才認定標準。“平潭重視、傾聽臺胞的聲音,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發展機遇,所以會有越來越多臺胞來此安家,把這裡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薛清德説。

 

今年4月,以薛清德名字命名的“臺胞薛清德調解工作室”在平潭法院自貿法庭揭牌成立。該工作室發揮臺胞調解員獨特的身份和情感認同優勢,為在嵐臺胞搭建新的矛盾糾紛化解平臺。“我相信每位臺胞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都會像我這樣,找到暖暖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薛清德開心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