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年盼兩岸交流  民進黨卻“大開倒車”(日月談)

最近島內一份民調引起輿論關注,這份旺旺中時的最新民調顯示,高達58%的台灣民眾認為當前兩岸應“加強交流”,其中20—29歲的年輕族群中,更有72%力主加強交流;即使是泛綠選民,也有44%表示認同兩岸交流。

 

由此可見,台灣主流民意仍是期待兩岸加強交流與對話。可是,民進黨當局對這樣的民意卻刻意視而不見,自2016年上臺以來就極力“大開倒車”,阻撓、限制兩岸之間的各項交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更是借題發揮、變本加厲。

 

在兩岸交往的原則性問題上,民進黨當局自2016年以來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制度化交往機制停擺,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方面面的成果都遭受損失。在國際上,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甘當棋子,企圖“以疫謀獨”。這些挑釁舉動不止讓兩岸官方交流停滯,更升高了兩岸對抗,破壞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

 

在兩岸交往的具體事務中,民進黨當局自己不願參與、不能參與的同時,也見不得別人好,極力阻擋兩岸之間的城市、政黨、民間社團等多種形式的交流,用“修法”、恐嚇、懲罰等方式加以限制,企圖用“綠色恐怖”禁錮兩岸交流。

 

在經濟方面,民進黨當局賣力推行所謂的“新南向政策”和“臺商回流”,對在陸臺商的資金流向、投資情況進行嚴查,企圖限縮赴臺陸資認定標準;在地方縣市和政黨交往上,民進黨當局縱容綠營媒體和網軍對“登陸”參加交流的臺方負責人進行攻擊“抹紅”,並企圖“修法”對他們參與兩岸交流進行管制;在兩岸文教交流上,民進黨當局通過嚇唬、“關切”、突擊更改考試計分政策等小動作阻撓臺生“登陸”升學、實習,阻擋兩岸高校、社區、宗教界交流互動。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今年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在阻撓兩岸交流的歹戲中更是賣力演出。從最初的限制口罩出口大陸、暫停兩岸大小“三通”、拖延安排滯鄂臺胞返臺,到限制陸生返臺、蓄意阻撓“小明”(指台灣民眾與大陸配偶的子女,但尚未取得台灣戶籍者)返臺與家人團圓,齷齪的一幕幕都讓兩岸同胞看在眼裏,傷在心頭。

 

但是,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擴大和深化兩岸交流交往本就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和民進黨當局的阻撓,廣大臺胞臺商仍通過各種渠道為大陸抗疫提供人力、財力、物力支持,大陸方面也為在陸臺胞在防疫和復工復産方面提供了暖心的幫助。今年上半年,臺商臺企在大陸投資同比增加52.49%。

 

疫情可以阻礙大家面對面,但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今年多場兩岸交流活動以“雲交流”的形式舉辦。7月登場的“2020上海台北城市論壇”,讓兩地嘉賓就城市防疫、基層治理等議題進行了交流。參與活動的台灣代表表示,兩岸終究歷史文化相連、經濟往來密切,兩岸之間交流比斷流好,和平比對抗好,一家親比一家仇好。這同樣是台灣大多數民眾的心聲。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歷史終將證明,民進黨當局出於一黨之私和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大開歷史倒車,不斷為兩岸往來和交流設置障礙,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損害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權益,只能是自食苦果。其實他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不然為何他們當初瘋狂抹黑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如今又為什麼厚著臉皮要求大陸延續這一協定以享受經濟紅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