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青年用鏡頭表達“We 愛”

兩岸青年用鏡頭表達“We 愛”

 

開營儀式現場(張笛攝)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兩岸民眾經歷了很多無奈,也發現了很多溫暖。兩岸的青年電影人用心記錄發生在上海和台北的大城小事,用鏡頭髮現愛,表達愛。26 號下午,We 愛·第四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如約而至,上海與台北的營員們共同參加雲開營儀式。

 

兩岸青年用鏡頭表達“We 愛”

 

台北營員代表廖士和發言(張笛攝)

 

在台北會場,營員代表廖士和動情地講述了自己的創作體會。“今年的疫情,使得危機變成轉機。因為其它工作減少了,我們可以做好一件事情,講好一個故事。”

 

在上海會場,連續兩屆入圍大賽的營員朱明紀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故事。“去年夏天,我和台灣的創作者一起在上海街頭采風、吃飯、軋馬路、聊創作,那是一段精彩和難忘的記憶。”正因為這樣的美好回憶,朱明紀今年又帶著作品而來。

 

本屆We 愛兩岸青年短片大賽自今年3 月26 日啟動以來,經過為期3個月的作品徵集,共收到參賽作品2078 部,作品類型多元豐富,佳片紛呈。經過評審,共60部兩岸作品入圍。

 

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組委會在經過嚴格細緻的評估後,決定將交流營的活動轉為線上+線下的模式進行,分別在上海和台北設置雙會場,滬臺兩地的嘉賓和營員們通過雲視頻連線的形式全程參與。

 

上海會場裏,湯立和洪世傑是第一次入圍的營員。他們表示,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活動都推遲或取消了,兩岸青年短片大賽還能如期舉辦已屬不易。“遺憾的是,我們不能和台灣的創作者面對面地交流,期待下次有機會再好好聊電影。”

 

兩岸青年用鏡頭表達“We 愛”

 

上海營員郝雪妍和朱明紀合影(張笛攝)

 

主辦方表示,疫情難擋兩岸青年的創作激情,今年雖然推遲了大賽舉辦的時間,調整了交流營裏的一些內容與環節,但並不會降低交流營的內容品質與水準。此前,大賽主辦方已成功舉辦過兩岸青年導演“雲”對話活動、We 愛空中課堂,參與了台北電影節“正在拍片的我”講座與“We 愛之夜交流酒會”等活動,兩岸青年導演們通過視頻連線切磋影視知識,加深彼此間專業層面的學習和交流,也期望滬臺兩地的營員們能夠抓住此次寶貴的交流與學習的機會,在今後的作品創作中散發不一樣的力量。

 

開營儀式結束以後,滬臺兩地入圍作品的青年創作人員將受邀參與本次雲交流營活動,參加知名業界導師的雲上授課,接受導演、編劇、製片等多個影視創作領域方向的針對性輔導,提升營員們的專業素養,啟發創作性思考,進一步促進兩岸電影産業與文化的交流。海峽之聲廣播電臺8月26日上海消息(記者  張笛)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