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魅力不減臺商收穫滿滿 台灣農人新技術很吸睛

臺海網9月14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道  今年受疫情影響,來到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簡稱“廈洽會”)的台灣展商減少,但會場依舊不缺乏“兩岸元素”,大家紛紛尋商機。廈洽會不僅吸引了臺商、臺企前來,也成了大陸各地招攬臺商的平臺,各省市來閩招攬臺商,凸顯了福建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成效。

 

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認為,大陸各地發展迅猛,紮根廈門幾十年的臺企,也開始謀劃以廈門為據點,向省外拓展,西進內陸發展。“許多臺企用人需求量大,像是河南省的人口紅利依然持續,適合勞動密集型産業落地發展,有機會的話,臺企也可拓展至廣闊的中西部省份投資興業。”

 

臺商、臺企的投資熱情還體現在簽約項目上。記者了解到,此次展會河南有31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投資總金額達275億元人民幣。其中,台灣現代農業循環經濟綜合園區等5個項目進行現場簽約,涵蓋裝備製造、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等領域。全國臺企聯華中區秘書長、鄭州市台資企業協會副會長林士欽深耕河南23年,他向與會嘉賓分享了發展經驗,河南未來將重點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紡織服裝、文化旅遊等領域與閩臺深化交流合作。

 

雲南省招商引資成果頗豐,帶來了滇中新區工業園區、無人機研發及生産基地、德宏州農旅小鎮、怒江州新能源汽車等建設項目與臺商、閩商進行精準對接,達成意向合作16項。

 

【特寫】

 

台灣農人新技術很吸睛

 

“9·8”魅力不減臺商收穫滿滿 台灣農人新技術很吸睛

 

廈洽會期間,臺商推介台灣農業新技術。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 攝

 

在廈洽會台灣生物農業技術項目路演暨對接會,來自台灣的多位農業領域臺商分享最新農業技術,希望尋找到合作夥伴,一同開拓大陸農業領域。

 

在車頂上種植物,您嘗試過嗎?台北青年黃俊宏介紹紡織栽培最新技術,吸引了不少客商的目光。他説:“這技術是我自己研發的,我們在紡織模組栽培,把植物種在布上面,再將布固定在車上,從廈門往返開車到深圳,經過了兩千五百公里的測試,驗證其可行性。”

 

看好大陸園林市場的廣闊前景,黃俊宏2018年來到廈門成立公司,組建團隊研發紡織栽培技術,植物可以直接種在紡織布上,無須土壤栽培。現階段黃俊宏的團隊剛完成項目研發,希望借由廈洽會的平臺找到有意向合作的大陸投資者。黃俊宏説:“目前我們已經跟廈門市園林局綠化中心簽合同,計劃在廈禾路口和思明北路的橋墩做一個綠植,試點符合預期後,我們會全面推廣開來。”

 

來自台中的農技專家張宗智分享了牛樟芝專業椴木培植。近年來,他的團隊在廈門翔安殿前設立了牛樟芝種植基地,研究培植方式。他説,牛樟芝是一種菌菇類食物,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而今年民眾對健康意識不斷提升,這有助於相關産業的發展。“台灣早期的傳統農業已升級為科技農業,大陸有最好的市場,兩岸合作能實現雙贏。”張宗智説,“特別是大健康産業在大陸是趨勢産業,我們希望通過牛樟芝這個單項,撬動大健康産業入門磚,把台灣高新科技農業引進大陸。”

 

台灣經理人協進會是該活動的組織方之一,來自台東的汪勳武是其大陸分會會長,已連續多年組織臺商參加廈洽會。“借由廈洽會平臺,我們向大陸乃至全世界推廣台灣的農業技術。”汪勳武説,未來他們也會不斷進行更多台灣科技農業技術的推廣,希望兩岸的農業技術通過這一平臺不斷交流,共同提升。(海西晨報記者 潘薇 陳翠仙)

 

相關新聞

 

廈洽會簽約項目成果豐碩

 

9月11日,為期4天的廈洽會圓滿謝幕。大會與“雲上投洽會”相輔相成,朝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精耕細作,以實際行動宣示中國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決心,凝聚起提振全球投資信心的合作共識,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廈門力量。

 

2020廈洽會共吸引1018個客商團組參會,其中包括來自6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駐華客商團組248個。線下展覽面積達11萬平方米,“雲上投洽會”3D展廳精彩亮相,近千家境內外投資機構閃亮登場,共覓商機。近百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在投資促進主題論壇中線上線下共同研討、分享智慧。大會期間共有2300多個項目達成合作協議,協議總投資額超8000億元人民幣。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