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帕連:向藝術鄉村的華麗轉身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9-18 16:07:1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鳥瞰五合鄉帕連村。五合鄉文化站供圖
高黎貢山下,龍川江畔。從雲南騰衝市區出發,伴隨著淅淅瀝瀝的小雨,繞過幾道山彎,幾桿高達10米的“竹制毛筆”出現在視野之內——五合鄉帕連村到了。
“我不知道其他省份的情況,但這些‘毛筆’絕對是全雲南最大的啦!”駐足村口,同行的五合鄉黨委副書記(挂職)張佔菊熱情地講解道,“這其實都是電線桿,通過繪畫加工才變成了‘大毛筆’。”
記者發現,類似的藝術裝置正四散于這個遊客口中的“詩意傣寨”:創意字體寫成的詩句綵燈、倣村中孩童繪就的巨幅壁畫、廢棄磚瓦製作的墻面裝飾……殊不知,在去年以前,帕連還一直是一座默默無聞的邊陲村寨。
五合鄉黨委立足資源稟賦,以美麗村莊建設為抓手,加快發展生態服務業,讓綠色、健康、美好的生活環境成為展現五合美麗形象的發力點。2019年,五合鄉選擇在“雲南省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村”帕連,以嫁接藝術的方式,帶動鄉村旅遊,激活經濟發展。在藝術的洗禮下,帕連村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引得無數遊客沉醉其間。
“能用藝術改變鄉村,讓我很有成就感”
順著火山石塊鋪就的村道挪步向前,白墻、青磚、黛瓦魚貫而出,徽派建築風格民居鱗次櫛比,漢文化符號在這個純傣族村輕易可見,這便是帕連最大的特點。
遊客與創意壁畫《騎單車的二猛》合影留念。五合鄉文化站供圖
張佔菊告訴記者,帕連現有住戶119戶,均為傣族。但據邑人楊文選所撰《楊思孝老祖公定居帕連寨時間考查》一文可知,帕連人其祖卻為漢族,大致于明朝萬曆年間到龍江刀土司家任書辦之職,土司贈與莊田,又娶傣族雷氏為妻,而後定居帕連。在400多年的民族繁衍生息中,帕連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漢傣”文化。2013年,帕連村還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這裡距離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只有6公里,距離騰衝市區也只有30公里,但之前的旅遊發展卻並不盡如人意。”2019年6月,張佔菊被選派至五合鄉主抓鄉村旅遊,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她發現帕連的區位、民俗優勢都非常明顯,但缺少一張打響旅遊名號的“關鍵名片”。
最適宜帕連的“旅遊名片”從何得來?張佔菊帶領鄉村兩級幹部四處打探,尋覓可行方案。很快,緊鄰騰衝的德宏州梁河縣舉辦的“塗鴉藝術節”吸引了張佔菊的注意。
在畫家信王軍心目中,雲南的村寨雖是一片神聖的藝術凈土,卻唯獨缺乏藝術教育,“就連閱讀、談論文藝的人都很少”。因此,2017、2018連續兩年,他來到梁河縣發起塗鴉藝術節活動,邀請數百位塗鴉畫家來此創作,並開展公益教育。在藝術的賦能下,單調的巷道開始變得五彩斑斕,吸引遊客源源不斷地參觀瀏覽。
“既然有成功案例在先,那帕連是不是也能‘移植’這一模式呢?”在獲得鄉黨委同意後,張佔菊委託帕連文化站站長陳以曉與信王軍取得聯繫,多次向他發出來帕連考察的邀請。
終於,去年8月底,信王軍一行四人來到帕連。在村裏村外轉了兩天后,他們發現,儘管帕連擁有獨到的傣族文化,但它也是一座缺乏亮點的鄉村。“如果能通過藝術讓老舊山村煥發新活力,這會讓我很有成就感。”信王軍説,離開帕連回到家沒幾天,他便設計好了改造方案。
“對傳統傣寨進行改造,這需要有情懷的藝術家參與主導,信王軍先生的方案就很好地融合了現代風格與傣家傳統。”對於信王軍的設計方案,張佔菊等人很是滿意。在鄉黨委、政府的協調下,200多萬元改造資金迅速到位,3個月過後,信王軍便帶領團隊入駐帕連。
自村口向西沒走幾步,只見黃土磚墻內,卻嵌有一台廢舊黑白電視機,螢幕上清晰顯示著“你們的美術館”幾個大字,這裡便是帕連村藝術改造的起點。
原來,在前期考察中,信王軍了解到,帕連村民其實並不缺少接觸藝術的機遇,每年都會有大批藝術愛好者來村寫生。為了讓帕連真正成為藝術鄉村,讓藝術愛好者與其作品能在村中找到一個“落腳處”,信王軍決定拉上村民一起修建一座美術館,即“你們的美術館”。
“美術館不是我們的,也不是他們的,而是你們的,這樣更顯得親切。”正如信王軍希望的那樣,在與藝術家們的朝夕相處中,村民漸漸對藝術創作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知從何時開始,每天傍晚,在未完工的美術館內,砌墻工人、耕田農夫、年幼孩童都紛紛拿起了畫筆,開始學習作畫。
可別小瞧了這些“菜鳥”畫家,正是他們最先在“你們的美術館”辦起了個人畫展。這不,在8月末的帕連,一場名為“一個體育老師的繪畫展”正在這裡上演。這名體育老師不是啥知名畫家,就是帕連村村民楊正斌。
帕連村中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墻。本報記者 劉樂藝攝
因為家中空房較多,信王軍團隊進駐帕連後,便一直住在楊正斌家。耳濡目染下,這名五合民族中學的體育老師也慢慢迷上了畫筆。從鵝卵石畫到青瓦片,從田園山水畫到傣族民俗,短短3個月,楊正斌就創造了29幅作品。
“大家告訴我要想啥畫啥,還教給我具體構圖方法,知道我喜歡吃魚,藝術家們甚至還用捕魚工具撈篼給我起了藝名。”對於這個新身份,楊正斌很是滿意。
如今,帕連村這個傳統傣寨的名氣是越來越大。“今年五一期間,帕連村的單日遊客量成功突破了3000人次,直到晚上10點還有遊客來賞燈作畫。”張佔菊告訴記者。
為了更好利用藝術拉動帕連發展,信王軍最近又開始將村中壁畫製作成書包和服裝,擺在網上銷售。“這些紀念品的銷售所得,最終還是要返還給帕連的,畢竟精彩地活著,比拼命賺錢更重要。”信王軍笑著説。
“看著這些寶貝還有點用處,我高興著咧”
對這個擁有百年曆史的村寨進行藝術改造,村民們是什麼反應?
“聽説村裏要發展旅遊,大家都高興著咧!就拿建美術館説起,開工第一天,全村上下老小都主動帶上工具來到現場,一起幫著清掃整理,幹勁兒可足啦!”張佔菊説,“你瞧,這裡是文舉奇石館,這便是我們村民自發捐建的。”
帕連村背靠雲盤坡而建,村中地勢因而起伏較大,巷道設計錯綜複雜。緊跟張佔菊的腳步,在迷宮般的帕連走過幾處巷角,抬首一看,文舉奇石館便到了,而這也是捐建者楊文舉老人的家。
走入館內,四面墻上儘是展櫃,上千種奇石陳列其上,好不壯觀。“你面前這塊叫‘愛情石’,那邊是‘東渡’,再旁邊那個是‘美人魚’……”楊文舉熱情地介紹著館中藏品,聲音渾厚有力,一點兒也聽不出老人已有89歲高齡。
先後擔任雲南民族學院副院長、騰衝文教局文化科科長的工作經歷,令楊文舉對傣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頗為在意。因此,1992年退休後,他沒有選擇留在城市安度晚年,而是舉家搬回了帕連。
自費建閱覽室、開辦漢語培訓班、請專家教授種植技術……回到家的這28年裏,楊文舉基本上一天也沒閒著,腦子裏琢磨的儘是村裏的大事小情。
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文舉發現,帕連的石頭資源很豐富,有特點、有靈性的奇石數不勝數。“遇到好看的石頭,我就是背也要把它背回家,這都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寶貝喲!”這麼多年下來,收集奇石成了老人唯一的愛好,一有時間,他便會欣賞起自己的收藏。
去年底,帕連村啟動“藝術改變鄉村”計劃後,楊文舉又動起了捐建奇石館的心思。
壁畫《當你站在這裡時這個作品就完成了》。 本報記者 劉樂藝攝
“放心,知道項目資金不多,我不收你們錢,就把奇石館建在我家就行,省得你們來回折騰。”至今,張佔菊還記得初次拜訪楊文舉時,老人所講的這句話。
事實上,當時楊文舉的身體狀況並不太好,大家都很擔心嘈雜的施工會影響老人家休息。“你們儘管弄就好,不用管我,看到這些寶貝還能有點兒用處,我高興著咧!” 楊文舉的表態,令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動不已。
今年年初,在共同努力下,文舉奇石館正式開業迎客,半年時間就接待了上萬人次。
由於帕連旅遊業是剛剛起步,景區創建工作面臨著諸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民活動空間壓縮等多重困難。為此,五合鄉黨委在帕連組建了村民小組,形成“支部到組、自管到戶、商量到人”的治理新格局。
得知帕連村民小組成立了,楊文舉很是支持,他主動報名,並擔起了村規民約義務宣傳員、鄰裡糾紛調解員等多種職務。不僅如此,他還説服兩個兒女加入了村民小組,一起為帕連服務。“不管用啥方式,只要能為家鄉建設貢獻份力量,我都願意!”楊文舉説道。
“在家門口開店,比生活在城市還快樂”
換上“藝術裝”,吃上“旅遊飯”,帕連村傣家人的日子真的富起來了嗎?
帶著疑問,記者走進“你們的美術館”,來到“阿改小吃攤”前。只見攤前的塘火旁,正圍坐著一群歇腳遊客,身穿傣服的阿改一邊切著水果,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客人。
“不好意思,實在是招待不週。先來嘗嘗我做的肉乾吧,這是第一次做,可能不太成功。”剛剛送走客人,阿改便忙將剛切好的牛肉乾遞給記者,眼神中滿是歉意。對於這位30歲的傣家姑娘來説,能在家門口過上如此充實忙碌的日子,這是曾經的她想都不敢想的。
阿改,名叫楊秀改,是土生土長的帕連人。由於家庭貧困,初中畢業後,阿改便去縣城打工,結婚後為了照顧兩個孩子,阿改不再外出,而是留在家中務農。但一年到頭算下來,也沒多少收入,日子過得很拮據,“那時候就連買一件60塊錢的衣服都要想好幾個月。”
眼見遊客是越來越多,為了帶動村民增收,帕連村民小組在村中各處設置了多個公共攤位,只象徵性繳納一點費用,村民就可在此經營餐飲生意,“阿改小吃攤”便是其中之一。
靠著自學手藝,阿改將自家種的菠蘿、芒果調製成特色飲品,並製作軟米、豬皮、撒撇等傣味美食,供遊客挑選。就靠經營小吃攤,阿改一個月就能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在家門口開店,既能照顧老人、小孩,還能接受藝術教育,這比生活在城市裏還快樂!”阿改笑著説道。
阿改告訴記者,因為藝術改造,村裏1/3的年輕人都回來了。目前,只住有419人的帕連村光農家樂就開了4家,小吃店也有20多個,不用出家門,村民就能做起生意。
曾經,在64歲的帕連村民白興秀心中,老年人要想補貼家用,就只能帶著自家種的洋石榴到公路旁售賣,“路途遠不説,路邊蹲一天,最多也就掙幾十塊。”
“帕連作為傣族村寨,民族特色這塊招牌必須得發揚光大。”張佔菊明白,若想真正發展好鄉村旅遊,勢必還要發掘傣家傳統民俗的價值。
帕連村民跳起傣族嘎光嘎秧舞。五合鄉文化站供圖
織錦技藝,是傣族的傳統手工藝之一。近年來,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一梭一線製成的織錦逐漸被機器化紡織産品替代,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面臨嚴峻的失傳危險。“如果帕連能恢復做織錦,一來可以繼承傣家傳統,二來還能增加旅遊賣點。”張佔菊不禁想到。
“但整個帕連,已經有50多年沒做過織錦了。”對於重振織錦技藝,起初,白興秀並不看好,“説實話,像我們幾個做過織錦的老姊妹,因為年齡大了,具體細節真是忘掉咯。”
既然在當地找不到‘師父’,那就去更遠的地方看看。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11月,帕連村與龍陵縣的一處傣寨取得聯繫。村民們分批來到龍陵,實地參觀學習,最終成功將織錦技藝傳歸帕連。
在白興秀家中,就有一間專門展示織錦的屋子。“像這種織錦,一般能賣到300塊一米,另外一種品質稍差些,但也能賣到200塊錢。”她告訴記者,聽説村裏又開始做織錦了,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生意也好做得很,“現在,我再也不用去路邊擺攤賣水果了,來旅遊的客人直接把錢‘送到’了我家門口,真的謝謝政府對我們傣家的支持幫助!”
包括“你們的美術館”、文舉奇石館在內,如今的帕連已經形成了“五館聯動”的特色景點。“下一步我們要考慮的就是把鄉村旅遊與壯大集體經濟結合起來,幫助村民持續增收。”張佔菊説道。
傣語中,帕連意味著“紅岩下的寨子”。如今,藝術鄉村散發出的“幸福光芒”已點亮了整片“紅岩”,為傣家人帶來希望!(記者 劉樂藝)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