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少數民族的奇妙“邂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10-09 10:52:21 | 來源: 新華社 |
“‘花腰傣’服裝和台灣少數民族的裝束打扮很像,這讓我感到十分驚訝,相隔千里不同民族的服飾居然會如此相似!”來到“花腰傣”聚居區,台灣媒體人林倩如不禁發出感嘆。
近日,由全國臺聯主辦、雲南省臺聯承辦的“2020年兩岸媒體人云南行”走進雲南新平縣戛灑鎮平寨社區,感受“花腰傣”傳統文化的獨特風貌。
“花腰傣”是傣族的一個分支,因其服飾古樸典雅、雍容華貴,特別是腰部彩帶絢麗斑斕而得名,主要聚居在雲南新平、元江等地。
新平縣花腰傣手工藝品開發協會副會長刀向梅介紹,“花腰傣”傳統服飾有著美好的寓意:把“太陽”戴在頭上,把“彩虹”係在腰間,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中“太陽”指的是頭上的竹笠帽,“彩虹”則是腰間的花腰帶。在青黑色布料的襯托下,色彩鮮艷的腰帶顯得更加絢麗奪目。
在平寨社區,衣著華麗的繡娘們圍坐一圈,手裏的針線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個個靈動精美的圖案就出現在她們手中的布面上。“雖然看起來和十字繡的手法相似,但實際上‘花腰傣’刺繡有獨到之處。”刀向梅説,“‘花腰傣’刺繡沒有特定的圖騰,我們認為萬物皆有靈氣,所以繡娘在刺繡時不用畫圖,憑自己的感受進行創作,每一塊繡品都是不同的。”
林倩如連連稱讚“花腰傣”服飾的華美精緻,還購買了一條圍巾留作紀念。“我很欣賞‘萬物有靈’這一理念,她們心裏有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從中汲取養分,我能感受到她們把最原始的信仰化為了心中的力量。”
台灣視頻博主劉樂妍看到“花腰傣”繡娘時直呼“好親切”。她回憶起在台灣拜訪一些少數民族時的情景:“我當時看到當地老奶奶也同樣擅長織布,不仔細分辨我甚至看不出她們的區別!”
參訪過程中,劉樂妍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機進行拍攝。“我會把我的所見所聞分享到網上,希望網民能看到我在這裡生活的真實情況。”在她的視頻評論區,不少網友表示“雲南一直是我想要去的地方,疫情趨緩後一定要從台灣飛過去”“蠻喜歡傣族的,好想去看看”……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通過參訪活動,台灣媒體人士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兩岸一家親,交流很重要。我很幸運,可以親自用雙腳去走去感受。”林倩如説。新華社昆明10月7日電(記者孟佳)
相關新聞
- 2020-08-26廣西南寧壯鄉同胞向台灣花蓮縣豐年節“雲”送祝福
- 2020-05-25守住多民族文化的語言寶庫——代表關注少數民族語言傳承保護
- 2019-12-12“手上的族譜”:台灣少數民族排灣人紋樣故事在台北展出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