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雲南臺商羅霓雲:大山裏20年助農脫貧的幸福日子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10-13 15:58:38 | 來源: 華夏經緯網 |
“當年從台灣阿里山,來到祖國西南邊陲打拼創業,雖然過程艱辛,但看到少數民族農戶們慢慢地脫貧致富,看到他們憂鬱眼神中漸漸展開的笑意。這,才是我橫越數千里,來雲南落戶的最大成就!”臺商羅霓雲這樣對記者説。
與“綠人參”的不解之緣
出生於澎湖的羅霓雲,今年58歲,在大學時學習食品加工專業,畢業後在阿里山一家企業研發銷售土特産,從而接觸到山葵。“阿里山出産的山葵主要供應高檔餐廳,市場需求量較大。”羅霓雲義無反顧地融入這個行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聽説雲南也有人種山葵,於是決定“去看看”。
在她看來,山葵就是“綠色的人參”,根、莖、葉都可食用,是一种經濟價值極高的蔬菜兼藥用植物。
“山葵種植,對溫度濕度要求很高,我希望延著北回歸線,尋找到適合的種植地,雲南恰好就在北緯23.5度範圍內。”1999年8月,她第一次來到雲南,這裡處處鳥語花香,有的街上還保留著舊時的石板路,“第一眼我就愛上了這座四季如春的城市”。
更重要的是,雲南省相關部門希望發展山葵産業,讓生活在大山裏的群眾脫貧致富,這讓初次到雲南尋夢的羅霓雲感覺“機會來了”,“這裡有天然的綠色生態、終年涼爽、民風淳樸,適合引種台灣山葵。雲南,就是我再出發的美地。”
在“大山裏”一起致富
山葵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苛刻,必須在清澈的水裏才能成活。經過多次考察,羅霓雲發現雲南省中部的宜良縣,物流便利,水土環境優良,因此最終將公司地址定在這裡,取名“川達”。
“山葵需要種植在2300~2900米的高山上,而這些大山裏,其實是彝族、白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為了給企業尋找更多適合種植山葵的基地,近20年來,羅霓雲的足跡,幾乎遍佈了雲南每一座大山,每到一處,都和當地少數民族農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羅霓雲笑言,紮根紅土地的這些年,自己已經變成了“半個雲南人”。
“我們在大理、麗江、保山、大理等許多地方都有山葵種植基地,採用和農戶簽訂收購協議的方式一起經營。”羅霓雲説,為了讓農戶們能夠放心種植,公司採取用保證收購價收購的方式,以高出當年市場價格30%到一倍的價格收購山葵,還派技術人員指導農戶如何種植、育苗。這些年下來,許多農戶年收入已經有十多萬,他們不僅自己種植山葵,還帶著親朋好友一起種植,一起致富。
在羅霓雲的努力下,二十年來公司穩健經營,近年出口量均都在1500余噸,帶動雲南山葵總出口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為國家賺進大筆外匯。2018年起,公司也開始正式拓展內銷市場,“唯一的遺憾是,因山葵和芥末、辣根不同,消費者容易認識不清,目前內銷尚屬深耕期。”
“橫越數千里”紮根的意義
今年9月,羅霓雲還到大理洱源縣煉鐵鄉看望種植戶,“見到好多二代接班的年輕人”,他們表示已經把種植山葵當作事業來經管。“不用出外打工背井離鄉,就可以成家立業,再不擔心娃娃沒錢讀書,養老也不愁啦。”
“因為公司有收購保護價,只要放心耕耘,他們根本不用擔心血本無歸。”從前海拔2600米高原,只能種洋芋,到現在他們一畝山葵的收入,便超過6000元,甚至萬元以上。“他們見證了山葵的發展史,這個過程中,我也跟他們,彼此信任彼此扶持,相處得就像一家人。”
作為台資企業,羅霓雲和她的公司帶來的,不僅僅是單純的財富,還有嶄新的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公司員工多已有15年以上的資歷,每年公司都會拿出50到60萬組織全體員工出省或出國旅遊。員工只要拿著子女的錄取通知書,就會得到學費方面的資助;家中住房不好的,她還會資助他們整修、蓋新房。
羅霓雲説,公司發展離不開員工、種植戶和客戶的支持,開公司不能光想著賺錢,還要想著員工,想著客戶,想著回報給當地,一起分享成果才有意義。“看到農戶們慢慢地脫貧致富,看到他們憂鬱眼神中漸漸展開的笑意。這,才是我橫越數千里,來雲南落戶的最大成就!”(華夏經緯網10月13日訊 記者 李昕)
相關新聞
- 2020-09-28瀋陽市臺辦拓寬渠道為臺胞提供法律服務
- 2020-09-28臺商來常投資考察 就深度合作開展交流
- 2020-09-27901台商故事之 我喜歡上海的多元生活
- 2020-09-25築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中的臺商身影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