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看中國:“中國綠色發展經驗值得借鑒”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0-10-22 09:40:43 | 來源: 人民日報 |
近年來,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為改善全球生態環境作出巨大貢獻,受到多國媒體的關注。
英國知名科學雜誌《自然》日前發表社論説,全球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的任務迫在眉睫,中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已積累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各國能從中獲益良多。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評論文章説,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非常重視改善生態環境,積極治理荒漠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報道援引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説,1990年至今,全球共有4.2億公頃森林遭到毀壞,中國的森林草地面積增長了3300萬公頃。中國去年底通過了新修訂的森林法,加強對森林資源保護的監督,促進提高森林利用效率。中國對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作用日益上升。
意大利Adnkronos通訊社發表評論認為,保護環境不僅是一項職責,而且可以開拓新的經濟前景。中國政府通過採取多項保護政策、增加資金投入、提高全民濕地保護意識等方法,使濕地面積不斷增加。
南非《索韋託人報》刊文説,中國為非洲國家防治荒漠化作出了巨大貢獻。通過科技援助、聯合研發、技術轉移、科技示範和人才培訓等方式,中國有效幫助非洲國家提升了荒漠化防治能力。文章還提到,中國與非洲國家就植樹造林、防治荒漠化開展了多種形式的交流。
南非獨立傳媒網站轉載聯合國環境署網站文章説,中國近年來在提高森林覆蓋率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通過大力推進國土綠化,中國的‘顏值’不斷提升。中國正以綠意盎然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國綠色發展經驗值得借鑒。”文章説,中國西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和非洲的薩赫勒地區面臨著相似的氣候和荒漠化問題。中國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方面有幾十年的科學經驗,並樂於和非洲國家分享。這將有力幫助非洲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南非《星報》刊文關注到中國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切實提高民生福祉。報道説,中國將國土綠化工作和發展經濟産業相結合,提高了林地品質和保水護土能力,還幫助當地人民實現增收。“綠了山川,也給民眾帶來了美好生活,一舉兩得。”
人民日報北京、約翰內斯堡、羅馬、莫斯科電 記者俞懿春、李瀅嫣、韓碩、張光政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