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出口“爆單” 業內:增長將持續至2022年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

 

阿裡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一份來自天眼查的獨家數據顯示,7月全國新增註冊自行車生産企業18538家,8月至10月分別增加15540家、15730家、11024家。這背後有何原因?是否可持續?對此證券時報記者採訪多位行業專家以及業內人士解開謎題。

 

在手訂單已排到明年

 

“目前我們在手的訂單已經排到2021年7月了。”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疫情期間內銷訂單也在增長,4月國內訂單激增,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6月份海外需求開始復蘇。”

 

同樣專注自行車出口的易路達車業(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卿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自行車的訂單量在6-9月相較于去年,接單量提高了10倍,交易額是去年同期的13倍多。目前訂單已經排到明年4月份。公司一刻不敢停歇地加工自行車,工人每晚加班到10點多,並從當地尋找其他工廠進行代加工。”

 

中國製造網數據顯示,2020年1-5月,兩輪車行業(包含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詢盤漲幅達65%,其中自行車漲幅高達171%。

 

上半年自行車在出口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對美國出口的增幅好于預期,保持強勁增長的有越南和韓國。其中,對美國出口611.6萬輛,同比增長8.4%;對越南出口78.4萬輛,同比增長72.6%;對韓國出口73.4萬輛,同比增長37.4%。

 

第三季度自行車出口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阿裡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超過100%增長,10月份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220%。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自行車出口金額自4月份至8月份連續5個月實現環比增長。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根據海關總署數據統計發現,自行車出口金額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分別為8.07億美元、11億美元。這是自1995年以來自行車行業首次單季度出口金額突破10億美元大關,創下近25年來單季度紀錄新高。

 

但爆單之下仍有痛點,駱掠向記者坦言,目前遇到的困難首先是集裝箱緊缺、運輸費用增加,貨品交付時間受影響;其次,招工難也是後疫情時代製造業面臨的一大痛點。此外,人民幣升值給國內出口企業相對比較大的壓力。

 

疫情只是爆單原因之一

 

海外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居家辦公成為常態,以傢具家電為代表的“宅經濟”相關産品爆單,那麼為何自行車也遭到哄搶?

 

不可否認的是,自行車行業持續回暖的背後,是電動自行車需求的強勁增長,主要原因是外賣、共享經濟等産業的發展催化,以及疫情影響之下民眾的出行習慣改變。

 

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認為,隨著新冠疫情在歐美蔓延,健身房紛紛關閉,公共交通隱患重重,海外消費者紛紛選擇了自行車作為運動和出行方式。

 

駱掠向記者表示,疫情可能僅僅是刺激作用,並非主要原因。首先,疫情影響公共交通停擺,私家車的密閉空間也不利於防疫,自行車節能減排避免擁堵,成為出門採購交通工具的首選。其次,各國政府都看到了自行車的必要性,歐美國家對自行車購買以及自行車道的建設均有補貼。另外,以前其他一些國家也向自行車進口大國出售自行車,由於疫情當地生産力停滯,中國的復工復産走在世界前列,全世界都在向中國進口自行車。最重要的一點是,歐洲國家本身有自行車文化,以及海外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使得自行車需求大增。

 

中國自行車協會統計數據顯示,自今年二季度開始,自行車行業全面復工復産,出口形勢持續回暖,産銷量齊升。6月份,自行車出口559.2萬輛,同比增長30.5%,出口額3.21億美元,同比增長38.8%;5月份、6月份連續兩個月環比保持兩位數增長。另外,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動自行車企業實現利潤16.7億元,同比增長31.6%。6月份單月,電動自行車産量為307.3萬輛,同比增長48.4%,保持較快增長。

 

增長或非短期趨勢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疫情對大家出行習慣的改變是催化此輪自行車出口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影響或不止一年。上次2013年非典疫情之後,在接下來兩三年自行車出口也表現不錯,這次疫情估計也會帶來一段時間的持續增長。

 

“後疫情時代,一些投機加單生産自行車的商家會回歸理性,但是我們預計疫苗大面積普及後,國外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復工復産,未來一年的訂單量都不會縮減。另外,爆單的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駱掠表示。

 

海關總署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2013年非典之後,自行車出口金額在2013年第四季度至2015年第一季度的6個單季度中,有5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其中,2015年第一季度自行車出口金額達到9.73億美元,這個紀錄創新高之後保持了5年之久,直到今年疫情影響之下自行車需求突增才被打破。

 

其次,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産業鏈,中國出口的自行車佔世界市場份額70%以上,因此只要有市場需求,中國的自行車等産品可以源源不斷地供應海外。目前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國家紛紛推出出行補貼,或出臺鼓勵綠色出行的政策,而這些國家本身就是自行車消費大國,因此自行車的需求不僅是短時間內的爆發,更可能形成一股中長期的消費趨勢。尤其是,騎行體驗更好的電動自行車近年來表現更加突出。

 

不但如此,中國成功加入RCEP後,也有望對自行車出口形成利好。據Statista統計,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電動自行車市場,佔據全球94.39%市場份額。西部證券研究報告指出,RCEP有望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幾年,自行車尤其是電動自行車的國內需求也在穩步上升。2019年新國標開始實施後,對電動兩輪車進行了重新強制分類,各地存量超標車型均需換成新國標車型,因此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受益於新車替換潮。此外,在共享電動自行車應用場景不斷普及之下,共享出行龍頭企業均準備展開新一輪市場爭奪,這部分也將為國內電動自行車市場帶來增量。外賣物流、同城配送等行業發展催化之下的即時配送人員增加,也將成為當下以及未來幾年電動自行車需求的新增長點。

 

面對需求的持續增長,自行車生産廠商也做足了擴大産能的準備。9月底,上海鳳凰發佈公告稱,公司共作價9.52億元,購買天津愛賽克車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天津天任車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權,以及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49%的股權。交易完成後,愛賽克車業、天津天任、鳳凰自行車將成為上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鳳凰將借力天津兩家自行車出口企業進軍日本市場。

 

産業鏈公司業績亮眼

 

自行車市場火爆,資本市場早已有所體現。自行車指數自下半年以來持續攀升,截至11月18日,累計漲幅達46.48%。成分股中,新日股份表現最為亮眼,股價自6月1日以來累計漲幅達199.56%。

 

新日股份是專業從事電動自行車、電動輕便摩托車、電動摩托車等電動兩輪車研發、生産與銷售的企業,為外賣物流、共享出行、同城即時配送等團購客戶提供針對性産品與服務。

 

2020年上半年,新日股份累計新開發客戶200余個,新開門店900余家。今年前三季度,新日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3.56億元,同比增長78.5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38.44%。

 

自行車配件生産企業也受益於行業發展。信隆健康是一家專業從事自行車車把、立管、坐墊管、避震前叉等自行零配件及體育運動健身康復器材的研發、生産及銷售的企業,下半年以來股價累計漲幅接近翻倍。

 

據悉,信隆健康自行車配件業務産能飽滿,部分訂單已經安排到明年第二季度。公司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今年自行車配件業務增長主要是海外需求增長,國內傳統自行車配件的需求量變化不大。目前公司第四季度的訂單已經滿檔,2021年第一、二季度有部分訂單已安排上,還在持續接單中。

 

專業從事電踏車(即電動助力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産、銷售,八分股份自第二季度以來股價累計漲幅也接近兩倍。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7億元,同比增長10.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億元,同比增長28.06%。

 

除上述三家企業外,自行車指數成分股還包括主營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永安行、老牌自行車生産商上海鳳凰、“永久牌”自行車廠家中路股份等。這6家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上海鳳凰、中路股份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91.46%、136.65%。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