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兩岸文化交流走上“雲端”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11-23 10:29:24 | 來源: 新華社 |
一位剛剛演出完畢的藝人,顧不上洗凈勾畫的臉譜,便將幼小的娃娃高高舉起,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台灣啟英高中學生陳冠宏的攝影作品《戲曲之子》,在2020“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滬臺攝影交流展上榮獲了金獎。
“我喜歡用照片寫故事,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捕捉每個精彩瞬間,其實就是培養對美的感受。”在21日兩岸同步舉行的頒獎儀式上,陳冠宏通過視頻分享了獲獎感受。
以攝影大師郎靜山命名的“郎靜山青少年藝術獎”創立於2018年,在兩岸青少年攝影愛好者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本次攝影交流展由上海市黃浦區臺胞臺屬聯誼會、上海市華僑攝影協會和台灣桃園市攝影研究會共同主辦。
圍繞“愛”的主題,今年的攝影交流展共徵集到334件兩岸青少年攝影作品,其中台灣作品115件。最終100件作品分獲金、銀、銅獎及優秀獎。
評委們在點評時表示,這些作品展現和睦家庭、優美環境、健康生活和非凡創意。無論是精心構思的佳作,還是信手拈來的街拍,都呈現著兩岸青少年由心而生的對美好生活的讚美。
受疫情影響,21日的頒獎儀式採用視頻連線方式分別在上海和桃園同步舉行。兩岸青少年攝影愛好者在“雲上”相聚,切磋技藝、交流心得、表達祝福。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了兩岸人員往來。在這一背景下,許多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走上“雲端”,依託互聯網等技術在線互動。
本月19日,“2020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也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在上海和台北同步舉行。
包括台灣中時新聞網社長賴岳謙、台灣知名評論人黃智賢、復旦大學網絡空間國際治理研究基地主任沈逸、上海廣播電視臺新聞主持人何婕在內,滬臺學者和傳媒界人士圍繞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前景與困境、“大數據時代”新媒體産業的安全和治理,以及網絡傳播對經濟、文化、生活和個體觀念的影響等話題展開“隔空對話”。
台灣中華自媒體暨部落客協會理事長鐘婷表示,新媒體的發展將逐漸與傳統媒體靠攏,自媒體的原創性將逐漸落實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新媒體産業各領域正在互相融合,兩岸新媒體的未來發展需要從業人員不斷提升水準。
滬臺孔廟首度“牽手”弘揚傳統文化、“第四屆海峽兩岸書院論壇”連線兩岸學者熱議書院文化、上海電競文化節邀兩岸青年在線共享電競文化魅力與熱度……疫情下,走上“雲端”的兩岸文化交流或探究傳統文化,或聚焦時尚潮流,成為兩岸同文同宗的真實寫照,展現“兩岸一家親”的深刻內涵。新華社上海11月22日電(記者潘清)
相關新聞
- 2020-11-23第四屆“兩岸學者共話·世界史”論壇在上海舉行
- 2020-11-23兩岸青年電競愛好者“雲上”互動
- 2020-11-23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台灣青年
- 2020-11-23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