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傳承與變遷:當傳統民族文化遭遇現代生活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11-23 09:15:11 | 來源: 人民網 |
近日,內蒙古多地普降大雪。伊力拉圖坐在暖和的蒙古包中,包外是茫茫錫林郭勒雪原,一派寧靜愜意。
“簡單、舒服。”38歲的斯琴呼住在中蒙邊境的草原深處,和家人生活在2014年新紮的蒙古包裏。“之所以再住回蒙古包,也是想讓孩子感受一下傳統民族文化。”
蒙古包曾有“草原上會移動的房子”之稱,是悠久歷史長河中游牧民族的日常居住地,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格和不可替代的觀賞價值。2008年,蒙古包營造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此前內蒙古草原牧區普及土木結構房屋,蒙古包的數量一度減少。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草原牧民在已建房屋旁紮起座座蒙古包。
“大約10年前吧,我發現周圍的蒙古包又開始多起來了,但按照傳統技法、傳統材料製作的卻很少。所以我就動起來了。”伊力拉圖之前是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的牧民,常年幫助周圍牧民修補、搭建蒙古包。2012年,他跟兒子滿其爾一起創辦了蒙根淘力蒙古包廠(以下簡稱蒙古包廠)。如今,伊力拉圖已是從業數十年的老匠人,“90後”的滿其爾在他的帶領下也成了行家。
傳統蒙古包製作集木工、刺繡、雕刻、繪畫、編織等為一體,集蒙古族民間手工技藝之大成。在蒙古包廠,一切工序和材料準備都堅持按照錫林郭勒傳統蒙古包模樣來進行。松木材質的烏尼桿搭起傘狀包頂,哈那墻(即蒙古包圍墻支架)要用駝皮來固定,羊毛氈圍成墻壁、外面要再繞緊馬鬃毛搓成的長繩……
“傳統的蒙古包不用釘子,而是用駝皮、駝毛、馬鬃繩來固定。”滿其爾告訴記者,蒙古包需要團隊合作,單獨個人是做不出來的。“阿巴嘎是中國黑馬文化之鄉,我們的馬鬃毛都是向牧民收的。幫忙搓繩子、縫氈子、刺繡的都是我們當地阿姨,她們有些還因為出色的手工藝在當地比賽中獲過獎呢。”
雖是傳統工藝,但也在社會變遷中“與時俱進”。
“其實要説傳統蒙古包的製作技藝,這些年來並沒有多大變化。改變的只是內裏的裝飾和陳設,還有人們的生活習慣。”伊力拉圖如是説。
“面積越來越大了。以前直徑4米的蒙古包能住一家人,如今大部分人都會買直徑6米的,因為傢具變多了。”滿其爾告訴記者,最初的蒙古包內擺設很是簡單,沒有床,地上鋪一塊氈子就能睡覺。如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沙發、床、電器等一應俱全。
“有的人甚至會搭好幾個蒙古包,分別當作客廳、臥室和廚房。”伊力拉圖提及如今的變化也有些感慨。
“取暖方式也變了。”滿其爾繼續解釋説,以前牧人會在蒙古包裏搭爐子做飯取暖,如今太陽能或電能的地暖貼片漸成“標配”。
“確實有很多東西跟以前不一樣了。”滿其爾坦陳,他們也在擴展業務範圍,比如嘗試設計製作民族風格的傢具,搭配蒙古包一起銷售。“我們有專門的設計人員。我想要的花紋樣式做成3D效果,之後再用機器雕刻在傢具上。”
蒙古包從來就不僅是草原上的居所,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滿其爾告訴記者,他之前剛賣了兩頂直徑2米的小蒙古包。“都不是用來住的。其中有一頂是客戶送給小侄子的生日禮物,我今天下午就要去送貨。”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當地蒙古族小學會定做小型蒙古包來做科普教學,也有文化公司、工藝品店等定制蒙古包來做文化展示,不少旅遊景點、酒店等也會將房屋裝修成蒙古包的形狀來吸引顧客,巴掌大的蒙古包模型和以蒙古包為主題的氈畫、皮畫、油畫等更是經常被當作伴手禮……
滿其爾和家人也特別建了一座蒙古包展廳,裏面陳列著不同時代的蒙古包和馬鬃繩等製作材料,其中最古老的一頂已有百年曆史。除此之外,滿其爾每年都會帶著蒙古包外出參展,在找尋商機的同時傳播民族文化。
“蒙古包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我們當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好地傳承發展。”談及對蒙古包的情懷,滿其爾言語質樸,眼中有光。(奧藍)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