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感受文化産業新潮涌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11-24 09:46:47 | 來源: 光明日報 |
編者按
11月19日—22日,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在上海舉行,為我國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探索新路徑,並向世界各國文化企業發出合作共贏的真誠邀約。作為呈現本屆文博會宗旨與特色的重要活動,光明日報社攜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黨委宣傳部,于11月21日共同舉辦主旨論壇。圍繞“‘十四五’時期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的新機遇、新使命”這一主題,與會者盤點分析文化産業未來發展的亮點與趨勢,尋找長三角向著“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目標先行先試的機遇與空間,見證成立文化産業界廣泛合作的平臺與載體,共同助力我國文化産業以澎湃活力踏上新征程、創造新輝煌。本版聚焦主旨論壇,為您呈現精華內容。
長三角,我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文化産業最為繁榮的區域之一。剛剛落幕的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既是對這一區域文化産業創新活力、整體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精彩展示,也是對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新理念、新動能和新作為的集中檢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文化産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從“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高度,作出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完善文化産業規劃和政策,實施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推動區域文化産業帶建設等具體部署。此次文博會的舉辦,正當其時。
步入新發展階段,怎樣找準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的歷史坐標?面對“十四五”時期的新機遇、新使命,這片充滿活力的沃土又將如何作答?11月21日,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黨委宣傳部和光明日報社共同主辦的第三屆長三角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主旨論壇在滬召開。一段段精彩發言、一項項紮實成果,共同助力長三角文化産業開啟新征程,邁向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上,觀眾在體驗VR明信片。光明網記者 叢芳瑤攝/光明圖片
壹、“箭在弦上”:瞄準新格局中新方位
既能登上“徐家匯藏書樓”,也能走進《慶餘年》中的“范府”;既能碰觸多項非遺技藝,也能觀摩激烈的電競比賽……雖然仍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蔓延的影響,但本屆文博會展商數量不降反升,同比增長13%,達到1011家。專家分析認為,這得益於國內市場旺盛的交易需求及巨大的消費潛力。
文化創意、文化智慧、文化成果的碰撞與融合再次印證,文脈傳承是最為內在的滋養;以文化之力助推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將成為“十四五”時期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
“要深耕優勢、自我加壓、更進一步,努力推動長三角地區成為引領我國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示範高地,成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結。”論壇上,中宣部副部長傅華指出。
面向未來,把握新的歷史方位,是與會嘉賓的共識。
在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看來,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到成渝雙城經濟圈,幾大區域在地圖上恰好勾勒出一張“弓”的形狀,而長三角處於正中位置。“看這張經濟的弓能將箭射多遠,長三角一體化起到引領作用、龍頭作用,也是引擎作用。”
向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當今世界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全球最大自貿協定RCEP正式簽署,這些時代背景、發展大勢,為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開拓了更大空間,使其有望在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承擔“提速器”的重要角色。
“面向‘十四五’,在新發展格局下加快推動長三角文化産業一體化發展已成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題中之義。”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指出,“加強對長三角文化産業一體化發展的系統性研究,積極探尋一體化發展的路徑模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箭在弦上,蓄勢待發。“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下,長三角文化産業一定能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傅華説。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上,觀眾在體驗“競速光輪”電競遊戲。新華社發
貳、“聯盟”出擊: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
作為國內外第一個以世界級大城市群文化産業發展為核心內容的文博會,長三角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黨委宣傳部聯合上海貿促會共同打造。今年9月,文博會一舉獲得世界展覽業最重要的UFI認證,成為擁有國際展覽資質的品牌展會,為展會打開了更大的國際“朋友圈”。
從第一屆起步,到第二屆跨越,再到今年的第三屆,雖受疫情影響,文博會依然實現了參展規模、辦展水準、社會影響的新提升。短短三年間,長三角文博會的快速壯大,折射的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紮實推進。合作與共創,成為貫穿長三角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主旋律。
在本屆展會上,發起成立了長三角文化産業投資聯盟、長三角數字出版創新發展聯盟、長三角文旅專家智庫等平臺;一系列文化創意産品選擇在長三角文博會首發、首秀,《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藍皮書》《2020長三角數字文化消費研究報告》等重要研究成果的發佈,把各界對長三角文化産業發展的關注與思考持續引向深入。
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士林教授一直在關注著文博會與論壇的舉行。他認為,繼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之後,長三角文博會再次燃動滬上。依託著中國經濟和消費最活躍地區,長三角文博會對於充分發揮文化消費對消費經濟的引領性作用、助力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主旨論壇上,由上海精文投資有限公司、江蘇省文化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文化産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文化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聯合發起,長三角區域骨幹文化企業、文化産業投資機構共同成立長三角文化産業投資聯盟。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電影局局長葛學斌介紹,未來,長三角文化産業投資聯盟將發揮交流平臺、合作平臺、發展平臺三重職能,通過資本和優質文化項目的高效對接,既讓資本找到項目,又讓文化産業項目借助資本的力量做大做強。
“這不只是長三角文化産業一個重要的金融平臺,對於解決文化産業領域資金供給不足的老問題,以及當下文化企業復工復産、轉型創新發展等新問題,都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以看作是資本市場看好文化産業的一個重要信號。”劉士林説。
借助長三角文博會大平臺,“聯盟”出擊,共耕共贏,不僅是三省一市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三省一市推動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共同使命。
“互通的文化之根,是各種産業聯盟能夠形成、鞏固、發展的內在基礎。”在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看來,江南文化是長三角區域共同的精神家園,以長三角文化共同體建設凝聚區域文化認同,將為長三角更高品質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的文化動力和豐厚的社會資本。
第三屆長三角文博會上,觀眾在浙江嘉興展區參觀。光明網記者 叢芳瑤攝/光明圖片
參、“數字共生”:共繪美好未來新圖景
滬蘇浙皖四地山水相連、血脈相親、文脈相承,擁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記憶,卻又保持了各自的特色和優長——
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刺繡、宜興的紫砂,這是原汁原味的江南風物;《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數字化版本,以卷軸形式呈現的百米長卷,以江南建築和江南風情為基調、加入國潮元素的科技互動展區,這是新技術加持下的江南風韻。
本屆長三角文博會現場,新技術、新觀念、新機制密集落地。文博會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長三角城市群數字文化指數總量排名全國第一,蓬勃生長的數字文化新業態成為長三角城市群的亮麗風景。
論壇現場,由安徽出版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浙江出版聯合集團共同規劃的“長三角數字出版協同創新平臺暨長三角數字出版創新發展聯盟”,為這一趨勢寫下生動注腳。
安徽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民介紹,聯盟將在上海張江科學城建設創新平臺,打造一個以上海為中心、以長三角地區為支撐、輻射全國、影響亞太地區的數字出版新高地,引領區域出版産業體系和協同創新體系。未來,這一平臺將致力於探索數字內容産業發展新模式。
“四家集團有關部門和單位將研究細化方案,目前商定各出資5000萬元,形成兩個億的孵化基金。”王民説,“四家出版集團商定建立合作協調機制,從成立基金、孵化項目、集聚人才入手,爭取整合更多資源,推動項目儘快落實,促進産業優勢互補和産業互動,形成各展所長、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向勇認為,在智慧技術的驅動下,長三角文化産業將呈現一種連接、賦能、共生發展的新模式和新生態,圍繞“産權、平臺、共同體、效力”四個關鍵詞展開。其中,要重點維護數字産權、數字資産、文化産權、文創IP,也要更加關注長三角文化産業的共生發展,明確該區域到底有多少可以引領全國、面向全球的産權應用。
“面向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長三角應該且可以率先建設成為區域一體化文化強區,在提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文明程度、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産業體系方面先試先行。”向勇指出。
大江入海,龍頭高昂。卓越文化孕育卓越城市,激發産業升級,帶來經濟發展的脈動與活力。長三角文化産業的協同發展,也將以強大的區域示範作用,舞動起整個長江經濟帶乃至更廣闊地域的經濟創新力、産業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
新聞推薦
- 習近平離京赴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2024-11-13
- 習近平的拉美情緣2024-11-13
- 丁薛祥出席“加強早期預警,共築氣候適應的未來”高級別會議並致辭2024-11-13
-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2024-11-13
- 國臺辦:樂見兩岸青年常來常往、走近走親2024-11-13
- 聚焦反“獨”促統 第十七屆黃埔論壇在廣州召開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