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奮進,共創未來——粵港澳青年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0-12-07 15:45:49 | 來源: 新華網 |
2016年,在諮詢公司工作的香港青年郭澤庭,借深港兩地聯合舉辦推廣活動之機到深圳前海考察,偶遇正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開發競技格鬥機器人産品的廣東青年招俊健。
“我們聊得很投機,兩個人有共同的‘機甲夢’,可以説一拍即合。我當時就決定加入他的‘工匠社’創業團隊。”郭澤庭説。
除了參與公司産品的研發、生産、銷售,郭澤庭還將公司産品推向更國際化的平臺,落地香港數碼港,推廣競技機器人比賽。如今,公司已經打開了8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大門。
“在深圳做産品創新有很多優勢,而香港適合把好産品推廣到國際市場。深港合作給了香港青年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郭澤庭説。
郭澤庭和招俊健的故事,只是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眾多的創業故事之一。目前,夢工場已累計孵化港澳臺及國際青年創業團隊220多家。
實習創業、科技創新、文化教育、體育娛樂……如今,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三地青年在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正全面深化。
從內地青年到香港青年、從互聯網業者到傳統零售業者,香港青年林朝暉分散在深港兩地的創業團隊已有20多名成員,來自天南海北的青年匯聚在粵港澳大灣區,為打造珠寶品牌“搜飾盒”努力著。
“搜飾盒”主打無限換戴服務,用戶可在App上挑選首飾,在門店內取貨,或選擇配送服務,可以享受不限次數免費或加價換戴平臺上所有珠寶産品。作為創始人,林朝暉認為,大灣區有完善的珠寶産業鏈配套,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賦能,可以創造傳統珠寶産業新的未來。
“我們的團隊雖然思維、語言有所不同,但對未來的信心是一樣的。”林朝暉説。
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與香港特區政府、澳門特區政府分別共建首批10家粵港青創基地和3家粵澳青創基地,已入駐香港、澳門青年創業團隊518個、234個,分別吸納香港、澳門創業就業人員921人、252人。同時,廣東已建成廣州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等50多個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平臺。
2018年3月,香港青年李培創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2年多來,協會走遍香港18區,走進大學校園,舉辦幾十場粵港澳大灣區講座,帶領香港學生、青年代表走訪深圳、廣州、珠海等大灣區城市,並在深圳寶安區設立2個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我們堅信大灣區建設是三地青年交流合作的絕佳機會,也是我們實現共同人生夢想的絕佳舞臺,我們為此而努力。”李培説。
機器人拼裝、機器人編程、無人機編程……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珠海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暨珠港澳青少年機器人橫琴邀請賽上,來自大灣區137所學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匯聚橫琴,開展賽事活動與交流。
“澳門有8所學校參與賽事,這個平臺讓澳門學生有機會把更多創新成果帶到珠海展示,參與大灣區的青少年交流活動,讓澳門學生從中得到啟發。”澳門教育暨青年局學校體育暨課餘活動事務處代處長蔡敏芝説。
一批又一批港澳青少年“接力”,踏足廣東、認識廣東,開展交流合作。據統計,2015年以來,廣東累計吸引超過33萬人次的港澳青少年來粵深度交流。
全面取消辦理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來粵未就業港澳居民參加當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施便利港澳居民購房政策……近年來,一系列政策逐步實施,為港澳居民在粵生活、就業創造便利。
廣東還積極推進與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合作辦學項目。目前,全省可招收港澳青年的高校達54所,25所中小學校開設港澳子弟學校或子弟班,其中廣州市首試在公辦學校、百年名校中開設。
同時,粵港澳三地文化交流日益頻繁。2017年底,與兩位同學成立樂隊的香港青年唱作歌手丁政凱,經常帶著自己創作的音樂參加大灣區各城市舉辦的文化交流活動,他希望能用音樂架起三地青年心靈的橋梁。
“粵港澳三地青年是沒有距離的,我們要走得更近一點。大灣區是屬於追夢者的,跨過深圳河,我們會有更大的空間。三地青年齊心共聚、團結一致,必定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美好未來。”丁政凱説。
新華社深圳電 記者王豐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