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陶瓷:“窯火匠心”兩岸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12-21 10:29:44 | 來源: 新華社 |
來自台灣高雄的李詩維,以“窯火匠心”為題,和大家分享她對福建德化現代柴燒陶瓷技藝的認識。她期待德化好好利用傳統優秀陶瓷文化,發展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現代柴燒工藝文化之路。
李詩維是在近日舉辦的首屆德化“中國白”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學術研討會上説這番話的。她的頭銜是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副教授,這是她10月剛獲得的新身份。
李詩維把自己對柴燒陶瓷的癡迷形容為“對火的著迷”。10年前她在高雄中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時,曾跟隨老師走訪台灣多個陶瓷大師工作室。她看到匠人守在高溫窯爐旁辛勞工作,有時會因煙囪倒灌風而被一把火燒掉眉毛和頭髮。“明明那麼辛勞,他們卻甘之如飴,這種執著打動了我。”她説。
在台灣陶瓷重鎮鶯歌,李詩維親手完成了裝窯、封窯、燒窯和出窯的全過程。2015年,她辭去在台灣的工作,來到北京,進入清華大學攻讀工藝美術博士學位。她説,“我對中國傳統陶瓷非常嚮往,我的人生一定要有一段時間來到大陸。”
如今,在“世界陶瓷之都”德化任教,39歲的李詩維對當地陶瓷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注意到,近年來在“復興傳統工藝文化”的理念衍生下,德化大力推廣和扶持柴燒陶瓷工藝,石鼓、仙境兩個村出現不少柴燒工作室,並借此形成了快速成長的柴燒陶瓷産業鏈。“這種傳統應該保留下來,因為這是德化長期積累形成的地域陶瓷文化。”
目前,李詩維正在德化尋找合適地點建立個人柴燒工作室。她説,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想留在大陸追尋自己的藝術理想。“我想去的地方太多,廣西、雲南……所有有窯的地方我都想去。”
比李詩維小一歲的德化陶瓷藝術家李璋高,是此次雙年展陶瓷雕塑類作品金獎獲得者。去年初,他曾到台灣走訪交流。在鶯歌,他看到匠人們沉下心來,對作品精心雕琢,“即使一個小茶杯,也像做藝術品一樣對待”。
作為從事陶瓷行業近20年的青年藝術家,李璋高看到台灣陶瓷藝術的優勢,那就是對傳統文化、國際視野和美學追求的堅持。他從台灣陶瓷匠人的“匠心”中獲得啟迪。在個人工作室裏,他要求學生“坐得住”,不僅要學習手頭技藝,還要錘鍊美學修養。
另一方面,李璋高為德化陶瓷業的優勢感到驕傲。“無論主題、構思還是雕塑手法,我們德化陶瓷藝術家在不斷創新。另外,從材質、技術到人員,德化陶瓷産業化做得很好。”
德化陶瓷博物館館長鄭炯鑫認為,“德化完備的陶瓷産業鏈和台灣前沿的設計理念可以有機結合,創造出新機遇。”
鄭炯鑫介紹,2008年和2012年德化陶瓷博物館曾兩次攜帶展品赴臺舉辦展覽,德化白瓷展品深受台灣民眾喜愛。平時德化舉辦一些陶瓷活動,也經常能看到台灣陶藝人士身影。“兩岸陶瓷業界交流頻繁,産業合作空間廣闊。”他説。新華社福州12月18日電(記者許雪毅 劉英倫)
相關新聞
- 2020-12-18泉州半導體高新區:超500名台灣人才入駐發展 打造泉臺交流新高地
- 2020-12-17第三屆“兩岸學者共話·教育學”論壇在渝召開
- 2020-12-172020線上台灣創藝生活節開幕 為寒冬注入溫暖
- 2020-12-17“盛筵”光影 情誼永續——桂臺高校設計作品動態展演在廣西南寧上演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