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萊”襲,台灣消費者食難安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1-08 10:27:02 | 來源: 新華社 |
台北市松山區的一家超市內,肉品區懸挂著“台灣豬”的醒目標識。林女士端詳了一番豬肉,幾次拿起又放下,最終選了幾盒雞肉和羊肉放入購物籃。
“雖然寫的是台灣豬,但以後我們家會減少食用豬肉。”林女士説,為了家人健康,避免誤食“萊豬”,全家人決定減少購買豬肉。
去年8月底,臺當局無預警宣佈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與30月齡以上牛肉自2021年1月1日進口台灣。這種豬肉被台灣民眾稱為“萊豬”,儘管各界對之強烈反對,但開放決定仍於今年1月正式生效。
在阻擋無效後,社會各界發出“最卑微的請求”,希望當局在進口“萊豬”時能明確標識,但仍遭當局拒絕。當局農業和衛福主管部門稱,可通過標識産地來做區隔。於是,各大超市、賣場均挂出“台灣豬”“某某産地牛”等標識。
林女士表示,雖然“台灣豬”和其他進口豬肉不含萊克多巴胺,但各式各樣的肉品太多了,標識也多,時間久了難保不會“誤選”,所以會多食用其他肉品以替代。超市工作人員説,元旦以來選購豬肉的消費者明顯不如年前多。對豬肉望而卻步,自然殃及到那些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廠商。輿論質疑,為了替美國“萊豬”開路而讓其他安全豬肉受損,臺當局這樣的做法,公平嗎?
為留住消費者,很多餐飲店也挂出醒目的“台灣豬”標識,或者打出“本店絕不使用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等廣告。但也出現各地標識不一等亂象,令消費者無所適從。台北復興北路一家快餐店的員工告訴記者,雖然貼了“台灣豬”標識,但不少熟識的消費者用餐時還是會問以後會不會用“萊豬”?“大家還是擔心。”他説。
“萊豬”之亂除了讓消費者面臨食安威脅,還可能要承擔肉品漲價帶來的額外負擔。據台灣媒體報道,元旦“萊豬”進口甫生效,已有便當業者以改用“台灣豬”為由將豬肉類便當價格調高。一些台灣産豬肉製品也傳出漲價消息。消費者紛紛“吐槽”:“以後吃不起豬肉了”“漲價吧,反正不吃了”。
中國國民黨7日召開“反萊豬聯署”記者會,呼籲民眾積極參與聯署,通過實際行動展現拒絕“萊豬”民意。
“萊豬”帶給台灣社會的衝擊遠未結束,消費者食“豬”難安。新華社台北1月7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
相關新聞
- 2021-01-08吃了豬虧也換不來經貿優惠
- 2021-01-08臺胞投書:“萊豬元年”換不來美國的經貿承諾
- 2021-01-07“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 2021-01-06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臺美”貿易果真出現變化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南方”媒體智庫高端論壇致賀信2024-11-12
- 藍廳觀察丨菲律賓出臺涉海“惡法” 包藏險惡用心2024-11-12
- 特寫:讓兩岸青年交流成為增進彼此認同的“良方”2024-11-12
- 殲-35A、嫦娥六號月背樣品、貨運航天飛機……本屆航展“亮點”紛呈!2024-11-12
- 電影出海!中國電影推動中美文化交流 為國際市場注入新活力2024-11-12
- 聯合國氣候變化巴庫大會中國角開幕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