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實現11公里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1-01-13 10:39:31 | 來源: 光明日報 |
光明日報合肥1月12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桂運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李傳鋒、柳必恒研究組與南京郵電大學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質的超糾纏源,首次實現11公里遠距離量子糾纏純化,純化效率比此前國際最好水準提升6000多倍。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物理評論快報》。
量子中繼採用分段糾纏分發與糾纏交換相結合來拓展通信距離,其核心是量子存儲技術,通過對光子比特進行緩存,可大幅提升糾纏連接效率。量子中繼是在噪聲信道中實現長距離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徑,而量子糾纏純化是量子中繼中的關鍵操作,利用量子糾纏純化操作可以從兩份糾纏度較低的糾纏態中提煉出一份糾纏度較高的糾纏態。此前的糾纏純化協議都是利用兩對低糾纏度的光子對實現,而中國科大研究團隊與合作者提出僅需一對超糾纏光子對的糾纏純化方案。
中國科大聯合團隊在實驗上製備出偏振和路徑分別處於糾纏態的超糾纏光子對,並在11公里長的多芯光纖裏進行糾纏分發,然後進行量子糾纏純化操作。實驗結果表明,分發後的偏振糾纏和路徑糾纏初始保真度均為約0.665時,純化後保真度可以提升到0.774;初始保真度均為約0.771時,純化後保真度則可提升到0.887。他們還首次將糾纏純化用於量子密鑰分發,純化前糾纏態的糾纏度太低,産生的有效密鑰率為0,而經過純化後有效密鑰率提升到0.371。
此外,由於只需要使用一對超糾纏光子對,該方案的純化效率(每秒大約輸出400對)比此前國際最好水準提升6000多倍。
該成果邁出糾纏純化從實驗室到遠距離的關鍵一步,大幅提升了純化效率,為實現高效率量子中繼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標簽:
新聞推薦
- “太熱情了”——兩岸同胞感受相互情誼綿延不斷2025-10-16
- 彭麗媛出席全球婦女峰會配套活動“數智賦能婦女和女童成果展”2025-10-16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6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