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神荼、鬱壘門神年畫 天津楊柳青 清代

 

即將告別的庚子鼠年,因為疫情而不同尋常。牛年新春佳節,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在此情形之下,守護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尤為必要。

 

人們或許不知道,“防疫”也是傳統年俗中的一種,其實由來已久。在缺醫少藥的舊時,驅瘟消病的民俗活動自然融入臘八、除夕、元宵等春節前後的不少節日中。科學的“技防”之外,張貼年畫以驅瘟辟邪、趨吉避兇,則詮釋著古人面對瘟疫等病災的“心防”。這些形式多樣的防疫年俗,成為中華民族深厚文明的一個鮮活注腳。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金錢虎年畫 蘇州桃花塢 清代版 有驅邪防疫功能

 

王安石名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中,蘊含著年俗中的防疫

 

“過了臘八就是年”,古人過年,從頭一年農曆臘月初八也即臘八節,一直過到“龍抬頭”的新一年農曆二月初二。這段時間也是最好的防疫時節。因此在缺醫少藥的舊時,年俗中往往有一系列形式不同的驅瘟消病俗信活動融入其中,如臘八、除夕、元宵等節日中都有體現。

 

古人認為瘟鬼怕赤豆。在漫長的冬季裏,智慧淳樸的老百姓一到冬至或臘八,往往以食紅豆粥以禳避疫疾。南朝梁代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説到:“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作粥以禳之。”另外,臘月二十五吃的粥稱“人口粥”或“口數粥”,也是紅豆稀飯,同樣為了避瘟逐疫。口數粥是以口計數而煮共食之意。宋朝時臘月二十五已有吃人口粥的習俗。南宋人吳自牧《夢粱錄》卷六説:“臘月二十五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宋代王安石《元日》中的著名詩句中,就保留著春節期間一種辟邪祈福、驅瘟防疫的民俗信息。

 

屠蘇,古時也寫作“麿底”“酴酥”,即屠蘇酒。這是一種什麼味道的飲品呢?實際上,它就是一種浸了藥、可避瘟的井水。《荊楚歲時記》提及:“正月一日……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清乾隆四年刻本《雅州府志》也記載:“元旦……飲屠蘇酒”。唐代《歲華紀麗》雲:“屠蘇,草庵名。昔人居草庵中,每除夕遺裏人藥一囊,令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酒尊,闔家歡飲之,不病瘟疫。”這説的便是“屠蘇”一詞的由來。有位高人居草庵,名其庵為“屠蘇”。每到除夕之時,他便贈與左鄰右舍一袋子草藥,並告知將藥袋子浸泡井中,元月初一汲井水當酒喝。全家人共飲此井水,可以防瘟疫不得病。也有説藥王孫思邈居住地龐裏,曾經創造出辟瘟疫的藥方,所以説,屠蘇有“屠絕鬼氣,甦醒人魂”的含義。陳延之《小品方》説:“此華佗方也。元旦飲之,辟疫癘一切不正之氣。”

 

因此,在春節飲用這種浸過藥的井水,也即屠蘇酒,是飲食保健的良好措施,可調理脾胃,解毒辟穢,“闔家飲之,不病瘟疫”。《本草綱目》甚至説飲此水可“一世無病”,雖誇大其辭,但作為一種防疫藥酒,它在當時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了清代,四川的年俗中仍有飲屠蘇的活動,不過已將井水改浸椒柏或茱萸了。事實上,屠蘇酒在能夠預防某些傳染病的同時,也有一定的毒性。隨著現代預防傳染病有了更好的辦法,它漸漸消失於人們的視野。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招財進寶年畫 安徽蕪湖 清末復刻版

 

屠蘇酒實際上與傳統的中醫藥學關係密切。而《中國民俗通志醫藥志》還記錄著其他一些年俗中病疫的禳除方法,其中包括除夕洗腳、佩戴彈鬼丸、辟瘟丹、敷于散等。

 

我國許多地區都保留除夕洗腳的民俗。比如苗族,每到除夕夜,家人便會圍坐在一起,從長到幼輪流認真地洗腳。至於所用的水,則是事先去溪邊、河畔挖來幾株逆水的水菖蒲,弄一些烏泡葉、桃枝放在水罐裏用火煨出來的。傳説用這種水洗腳能抵抗蚊蟲、瘟疫,消災免病。

 

彈鬼丸,亦稱“卻鬼丹”。這是漢族的傳統風俗,舊時流行于全國各地,農曆正月初男女佩戴之。宋代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卷五解釋:“彈鬼丸,武都雄黃……正旦,男左女右佩之。大辟邪氣”。漢族的風俗中還有一種“辟瘟丹”,在農曆正月初五五更時,當門焚之,禳滅瘟氣。敷于散則用柏子仁、麻仁、細辛、幹姜、附子等為末和勻做成。《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初一日……進敷于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舀潔凈的泉水吞服,俗謂能抑陰助陽,卻邪辟疫,流行于長江中游一帶。

 

還有一些有趣的年俗活動,與中藥材無關,卻同樣寄寓著人們防疫祛病的願望,對美好生活的憧憬。“燈照眼”和“走百病”就是其中的代表。

 

不少地方有正月十五晚上用燈照眼的習俗。這指的是用製作的面燈、蘿蔔燈等在一家老小眼前晃一晃,口裏念著:“照照眼,不害眼……”人們認為這樣的做法,能夠護佑一家人一年之中不害眼病。

 

走百病(也叫“丟百病”“脫晦氣”)的習俗,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這指的是正月十六日,一連幾天的觀燈活動結束後,人們離家走親戚,或者在野外走走。河北一些地方也將這種習俗稱為“遊百病”,當地的人們往往在正月十六一大早出去溜達,走的時候佩戴柏枝,半路上把它扔掉,意為百病隨柏枝一起扔掉,一年中無病無災並健康吉祥。在山東地區,婦女們正月十六穿著節日的盛裝,成群結隊走出家門,走橋渡危,登城祛病,摸釘求子,直至夜半始歸。與之相似的活動在江南地區則是婦女正月十五之日出門 “走三橋”的習俗。走橋“渡河”,與吳音的“渡禍” 同音,即為渡過災禍的意思。

 

事實上,年俗中出現這麼多防疫避瘟的方法,是符合科學規律的。從現代流行病學的視角看,一年之中當屬冬春季節流行病毒較多,人的自身免疫力相對較低。如在冬季,由於天氣寒冷容易導致上呼吸道等器官的感染,因此在年俗中會有彈鬼丸、避瘟丹等熏香類藥物出現。還有,舊時冬春季地下水流速較慢,井水中的病菌易積集過多,導致集體性腸胃病,因而舊時有用草藥對井水進行調節的年俗,使春節成為一個療養假期。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福緣慶善年畫 天津楊柳青 清代版

 

張貼年畫祈求各位仙家“賜福”“禳災”“祛病”,可謂年俗中重要也熱烈的組成部分

 

自古以來,面對瘟疫等病災,在科學的“技防”之外,先人格外倚重“心防”。這是一種從內心深處生發的敬畏,也體現出“防患于未然”的傳統觀念。張貼年畫以驅瘟辟邪,即為年俗中重要也熱烈的組成部分。年畫承載著人們期盼各位仙家“賜福”“禳災”“祛病”等多種祈求。在傳統的觀念中,只有採用傳統手工印製的年畫才會“靈驗”。而經過手工雕版、手工印刷、古法調配顏色等一套程式,也正是木版年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受到保護的基本要點。

 

許多地方誌都有這樣的記載,進入臘月二十四日,各家拂塵,前夜“祭灶”;歲除前數日,各以酒、果、米、肉相餉,謂之“饋歲”;“除夕”之日,換桃符,易門神,從新儺以逐疫。這些習俗多與能夠逐疫驅魔的年畫有關。我國的民間年畫最早就是從“門神”神像開始的——在古人心中,門神為五祀神之一,擔負著守門護宅之重任。以此可以看出民間對自然界中的邪鬼惡祟的防範,反映了民眾辟邪禳災、求平安的樸素思想。門神畫的張貼位置——貼于門戶,也決定了它在年畫中是最顯眼、最具有公眾性的一類。

 

傳統門神畫中,出現最早且最能夠驅邪避兇、防病免災的,是“神荼”和“鬱壘”。據傳説,戰國時代就有刻桃木為人形懸挂門邊以鎮制百鬼的習俗。漢代王充《論衡·訂鬼》中引《山海經》曰:“滄海之中,有度溯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閱領萬鬼;惡害之鬼,執以葦索而食虎。於是黃帝乃作大禮,以使驅之,立大桃人,門戶畫神茶、鬱壘與虎,懸葦索以禦;兇魅有形,故執以食虎。”這説的是一個傳説:在東海裏有一座度朔山。山頂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其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度朔山上住著的各種妖魔鬼怪,要出門都得經過這扇鬼門。有兩個神仙看管這些鬼魂,一個叫神荼,一個叫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將它們捉住,用蘆葦捆起來,送去喂老虎。黃帝知道後,便建立一種儀式——用桃木刻成神荼、鬱壘的模樣,或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和老虎的形象,跟蘆葦一起挂在自家門口,用以辟邪驅害。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張仙射狗門神年畫 蘇州桃花塢 清代

 

我國傳統年畫中的門神畫發展至今,其題材越來越廣泛。除抵擋妖魔鬼怪、驅瘟辟邪的神荼鬱壘之外,還有專為小孩子祛除病魔、祈福健康的“張仙射狗”門神。在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河北武強,都有張仙射狗的門神年畫。由於舊時的生活條件和醫療水準落後,新生兒很容易患有各種疾病而夭折。人們往往把新生兒的死因算在天狗的身上。為了確保孩子能健康長大,就要請張仙射死天狗。在武強年畫的此類題材當中,還會題有詩句“張仙下天臺,每日把雲開;箭射雲中狗,子孫準多來”。詩句中也表達了張仙可給人送來人丁,是位男性的送子神仙。由此,門神畫張仙射狗是取護佑孩子之意。張仙本是世俗家庭間所供奉的一位貴神。社會上所買的神像不過三二文一張,身穿黃馬褂,綠大袍,攜持弓彈,作向空中彈天狗的姿勢。至於他的來源,《歷代神仙通鑒》所載,宋仁宗夢見一位持弓挾彈者,對他説:“君有天守垣,所以不得子嗣,我當為君逐之。”宋仁宗問他是何人,他回答説:“我是桂宮中張仙。天狗在天掩日月,下世啖小兒,見了我就避去。”仁宗醒後,即命懸挂其像,民間有子多病者,無子者,亦多供之。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天官賜福年畫 天津楊柳青 清代版

 

辟邪禳兇、祈求吉祥,豐富多彩的年畫中不單門神畫,還有許多題材表達了人們的這樣一種憧憬。經典的天官賜福年畫與三星高照便是其中的代表。

 

從古至今,祈福一直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古人對於“福”有不同的解釋。《禮記》中説:“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韓非子》説:“全壽富貴之謂福。”賈誼的《道德説》認為“安利之謂之福”。天官賜福之福非常多,被認為具有“百福駢臻”之勢。老百姓祈福新的一年裏順利,而健康是諸多幸福的根本。天官是道教的神靈、道教傳説中的“三元大帝”之一,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天官賜福年畫通常畫有傳説中的天官手捧如意或手拿圖軸,上面寫有“天官賜福”字樣。有的還會在天官周圍飾以蝙蝠。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也即上元節,被認為是天官賜福之日。《梁元市旨要》記載:“上元為天官賜福之辰。”

 

再看民間年畫中常見的 “三星高照”“三星在戶”題材。畫面上往往左邊是手持壽桃、拄著仙杖、挂著不老丹藥葫蘆的老壽星,右邊是抱著童子的福星,中間是手持如意的祿星。民間戲曲中唱道:“福星高坐把福施,祿星送祿下祥雲。壽星騎鹿送蟠桃,三星高照喜臨門。”“人間福祿壽,天上三吉星”,民間所謂的“三星高照”,指的就是福、祿、壽三星,它們分別代表著福運、官祿和長壽。這是中國民間最受歡迎的一組吉祥神,給世間帶來祥和、幸福、喜慶,洋溢著鄉土氣息。春節期間,尋常百姓的正房都挂“三星”年畫,其中健康身體為立壽之本。《韓非子》説:“全壽富貴之謂福。”自古以來,又有“五福壽為先”的説法。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吉祥如意年畫 山東濰坊楊家埠 當代

 

相關連結 >>>>>>

 

與年密切相關的“立春”習俗中,浸潤著古代勞動人民養生的智慧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一年之際在於春”。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意味著陽氣上升,萬物始生,這一天與除夕同樣具有去陳布新之意。“立春”之日的習俗活動必不可少,許多內容都與“春”的主題相關,有迎春、鞭春、咬春等主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傳統的農業大國,立春習俗不僅表達了人們歡慶春天、勸勵農耕以及對於一年豐稔的願望,也蘊藏著古代勞動人民關於防疫、養生的智慧。

 

貼春牛圖就是每逢立春之日流傳甚廣的傳統習俗。春牛圖是中國古時一種用來預知當年天氣、降雨量、干支、五行、農作收成等資料的圖鑒。春牛指的是土制的牛,古時于立春前製造土牛,讓文武百官在立春祭典中用彩杖鞭策它,以勸農耕,也象徵春耕的開始。鞭春牛的習俗,則會讓歇息一冬的動物們精神起來,投入新一年的耕種。

 

立春之日也貼宜春,又曰春日貼桃符。清代詩人祝德麟的《桃符》就描繪了春日貼桃符的習俗:“楹貼宜春字,門懸辟惡圖。已知新歲鬼,不怕舊桃符。”

 

立春之日就連吃食亦格外講究。春餅,即為立春時令食物,指的是用面餅包裹蘿蔔、姜、蔥、韭菜、薺菜等有辛辣味的蔬菜。食用這些春天“辛味”的新鮮蔬菜,既有發散疾病之意,又有迎接春天之意。春餅與菜同放在一個盤裏,則為“春盤”。《四時寶鑒》載:“立春日,唐人做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立春》中寫道:“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盤出高門行白王,菜傳縴手逃青絲。”立春吃春餅,嚼水蘿蔔,被稱為“咬春”。宋蘇東坡也寫有“青蒿黃韭試春盤”的詩。

 

驅瘟辟邪,祈福佑安,這是我們由來已久的“防疫”年俗

 

春牛圖年畫 天津楊柳青 當代 華東師範大學民俗學研究所藏

 

作者:李文墨

 

圖片除特別標注外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