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臺胞歡度牛年春節 “就地過年,同樣熱鬧喜慶”

“心有所依,異鄉亦是家鄉。就地過年,同樣熱鬧喜慶。”談及在大陸度過的第一個春節,華燦工場合夥人兼總經理李偉國興奮地表示,這個年他過得很充實,幾乎每天都有滿滿噹噹的行程。

 

許多像李偉國這樣的在陸臺胞今年都選擇就地過年。儘管遠離台灣的家人,但他們仍通過“雲端”和家人線上吃年夜飯、守歲,與其他臺胞或大陸朋友一起組團圍爐、出遊、參與志願服務,過了個年味十足、充實歡快的牛年春節。

 

“雲端”圍爐話親情

 

在湖北武漢創業的臺青陳俊宇、沈潔姮夫婦今年第一次在當地過春節。2月11日是除夕,為了迎接其他台灣朋友的到來,沈潔姮特意提前把家中佈置一新,端出了一桌地道的台灣年夜飯。“吃年夜飯時一定要把火鍋放在餐桌中間,這才稱得上是‘圍爐’。煎蘿蔔糕是必備的特色小吃,因為蘿蔔在台灣也叫作‘菜頭’,過年吃這道菜寓意‘好彩頭’。”

 

留在浙江紹興過年的臺商林振帆,吃年夜飯時把手機攝像頭對準餐桌,和視頻那頭、在島內的妻子許芷瑋分享年夜飯。在大陸打拼十多年,今年由於疫情,夫妻倆第一次分開過年。林振帆坦言,雖然相隔兩岸,擋不住相互思念,“年味”也如感情一樣濃。

 

農曆正月初二俗稱“迎婿日”,是出嫁女兒回娘家的日子。2月13日,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附近的一家臺式麵館,在京臺胞們攜帶麻油雞、燒酒雞、地瓜球等臺式餐點陸續抵達。“因為疫情,大家回台灣不方便。但只要聚在一起,這個相聚的地方就是朋友們在北京的‘娘家’。”聚會發起者之一、臺式餐廳老闆劉靜恒這樣表示。

 

多彩活動真開心

 

大年三十,在臺式餐館吃年夜飯,和家人視頻連線拜年;正月初一,喝茶、學打四川麻將;正月初三,參觀樂山大佛;正月初四,攀登峨眉山;正月初五,戶外露營……打開李偉國的微信朋友圈,記者看到的是豐富的活動安排。“以往我在成都總是忙工作,通常來去匆匆。這次在成都過年,我倒是有機會享受周邊的美景美食,真的很‘巴適’。”李偉國告訴記者,在大陸過春節的這幾天,他剛好可以放慢腳步、放鬆心情,有空閒思考工作上的下一步規劃。

 

廈門臺商投資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以前他都是在台灣過春節,看春晚的機會特別少。今年因疫情留在廈門當地過年,他第一次真正體會大陸人過年看春晚的氛圍。為了讓在廈臺胞度過難忘的春節,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和廈門臺胞聯誼會聯合舉辦臺胞留廈過大年系列活動,包括品嘗閩南特色美食、包餃子、送春聯等。

 

同時,由廈門市人民政府和金門縣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年海峽兩岸焰火晚會于2月12日(正月初一)在兩岸同時綻放,以此給海峽兩岸同胞送上新春祝福。

 

臺胞歡度春節網絡直播秀、親子遊園、戶外活動、廚藝比拼……在陸臺胞們的春節活動多種多樣,給大家帶來了歡快的節日氣氛,消解了思鄉之苦和遠離家人的孤獨。

 

志願服務助公益

 

今年春節,對於廈門市臺商投資協會副會長蘇斐君而言,既特殊又有意義。即便是大年三十,她也和同事們一起堅守工作崗位。“我們的酒店是廈門市定點隔離酒店。在符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我們盡己所能讓客人們在隔離期也能過好節,感受家的氛圍。當天員工們提前‘圍爐’,之後大家一起為客人送上水餃、特色小吃、小禮物等,營造過年的氣氛。”蘇斐君説。

 

不只是蘇斐君,不少臺胞同樣在春節期間放棄休息,參與公益活動。在江蘇蘇州同裏古鎮,來自台灣的志願者王健民穿著紅馬甲、用閩南語不停地問候大家“新年快樂”,並攙扶遊客踏上手搖船。“我希望我的服務能在這個新春佳節讓遊客對同裏古鎮留下更美好的印象”。王健民説。

 

滷肉飯、麻油雞、紅糟鯛魚,搭配素什錦、紅棗銀耳羹和香米飯,還有台灣經典汽水,構成了過節期間在京臺生的“暖心便當”。“原本我想叫上校友們一起吃團圓飯,但發現高校學生要出校聚餐多有不便。於是我決定製作台灣味的暖心便當‘年夜飯’,一解學子們的思鄉之情。”台灣政治大學北京校友會創會會長李翰瑩説道。在她的帶領下,在北京工作的台灣政治大學校友紛紛出錢出力。大家把打包好的便當放進保溫袋裏,再分送至各所學校臺生們的手中。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