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農林22條” 在川台資農業項目“清水築園”要讓荒山大變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4-13 16:42:10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臺商林雲飛(中)在基地現場(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在四川達州大竹縣清水鎮的台資農業項目——“清水築園”,村民李大嬸正忙著採摘白茶,每斤35元的採摘價格,讓她又多了一筆收入。“用好的台灣農業技術和理念幫助當地農人挖掘在地好資源是我們臺農參與鄉村振興的好方式。”凝望著2000余畝白茶基地,臺商林雲飛堅定地説。
“4年前,因為與當地企業進行農技交流讓我與大竹結緣”。林雲飛説,幾次來這裡交流考察,發現當地在種植經濟價值高的白茶,長勢不錯,加上這裡海拔從200米到1000多米,很適合發展立體農業,不少條件都與我想做的農文旅融合項目相符,自己也有了合作想法”。與對方一拍即合,通過技術和資金入股,林雲飛成為項目合夥人,在液態有機肥技術、病蟲害防治、農業科研與管理等方面,為清水鎮農業發展帶來了台灣元素。
談及項目規劃,林雲飛表示已與4個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2萬餘畝。正在打造的一期項目有3000多畝,以白茶種植為主,搭配部分中草藥、觀賞農業和台灣果蔬品種。在經營上,採用“公司+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模式。他看好項目發展,“以白茶為例,用我們的技術,白茶産量會提升30%,品質也會更好。而且我們的白茶一年有3-4個採摘季,一畝地一採摘季需要5人/天的用工量,粗略估計可帶動4000多村民就業,土地分紅、務工收入再加上未來想推行的家庭農場承包制度,農民增收指日可待”。在林雲飛看來,有機生態夢需要有更多青農的參與。“家庭農場承包制就是為希望投身大陸鄉村振興的臺青,和有返鄉創業意願的青年提供的一個好平臺。希望通過大家努力,項目能發展為集觀光農業和生態康養相結合的農文旅三産融合的精品項目”。
在不起眼的坡地,林雲飛介紹這是台灣的金針花(大陸稱黃花菜),“這塊地土質很一般,但採用台灣技術的有機肥料後,金針花能健康生長,達到高品質出口標準。”他笑稱,“去年參加四川台資農業企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結識了在廣元蒼溪種植金針花的臺農王杉桂,才促成了這次合作。委員會帶給我們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是雙贏。我有了從10多年前投身農業孤掌難鳴到現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感受!”
回憶項目建設初期遇到的瓶頸,林雲飛直言,“現在看到的硬化後的道路、蓄水池和滴灌系統等等,都離不開臺辦和當地政府的關心幫助”。以道路硬化為例,林雲飛説,荒山的時候,村民到基地步行往返需要6、7個小時,政府硬化修路後,現在步行往返只需要1小時,開車往返在20分鐘以內,“真的幫我們解了項目發展和招工的燃眉之急”。此外,政府還邀請省市級專家到企業調研考察,組織企業骨幹到浙江等地參訪學習,全力幫助項目成長。
談及出臺不久的“農林22條”,林雲飛直呼“是福音,是定心丸,讓自己能下更大決心專注有機生態農業”。結合項目發展,林雲飛對參與農林産品的國家標準起草工作和參與城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用電享受農業生産用電價格充滿期待。“基地種植中草藥是出於對大健康産業的關注和實踐“。林雲飛表示,基地還與在台灣具備較高中草藥萃取技術的企業合作,希望能更多參與到相關標準起草工作中,促進兩岸標準互聯互通,也為中草藥搶佔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基地地理位置距離達州市區和重慶開車用時均不到1小時,對企業佈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很有利。要把白茶和黃花輻射更多地方,物流和保鮮技術都很重要。新的措施給了我更多信心,這也是下一步基地加大投入的方向。”
從4年前的荒山老林,到現在的滿山茶香,“未來這裡還能成為農業學子開展社會實踐和中小學研學的基地,”林雲飛滿懷憧憬地説,“我希望基地就是個‘火種’,能點燃兩岸青年發揮各自專長參與鄉村建設規劃、投身鄉村振興的熱情,讓清水鎮的荒山大變樣。”(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4月13日訊
試種台灣農副産品(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相關新聞
- 2021-04-09專家學者:“農林22條措施”助力臺胞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
- 2021-04-09江蘇揚州落實“農林22條” 開啟助力鄉村振興序幕
- 2021-04-07四川臺農談“農林22條措施”:堅定我們投身農業的信心!
- 2021-04-06更廣舞臺、更多信心、更大底氣——臺胞臺企點讚“農林22條措施”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