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任務預計2024年前後實施 或將繼續月背征途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4-25 17:17:48 | 來源: 新華社 |
“嫦娥六號任務擬瞄準2024年前後實施,目前正論證以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為著陸點開展採樣返回和探測。嫦娥七號、八號任務也正在研究中。”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近日在江蘇南京舉行的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上發言時披露的信息。
2020年12月17日淩晨,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採樣返回,圓滿完成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
胡浩介紹,嫦娥六號探測器作為嫦娥五號的備份,已于2017年完成主要産品的研製。按照“適應性改進、技術上有進步、工程上可實現、經費上可接受”的原則推進。
月球相對於地球是唯一天然衛星,可長期、穩定、大尺度、實時監測地球,同時還是對外太空觀測站和深空探測技術的演練場。月球是中國航天邁向深空的墊腳石、支撐點,中國將圍繞月球科學應用開展後續探測。
在談及我國探月工程進展與展望時,胡浩介紹,國家航天局正在倡議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打造解決空間科學問題、有效利用月球資源、發展地月經濟圈的基礎設施和共享平臺。
據悉,探月工程具體分為三個階段:2020年前完成“繞、落、回”三步走;2030年前實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的“勘、研、建”;此後,再完成月球科研站的擴展與運營。即從具備月球探測技術能力,到攻克月球科研站技術、提升月球科學與資源應用能力,再到形成月球長期科研和資源應用能力。新華社南京4月25日電(記者胡喆、蔣芳)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1-04-25“土”特産後還有啥?——中國探月工程新看點前瞻
- 2021-02-23嫦娥五號帶回的“土特産”,原來是這個樣子!
- 2020-09-24嫦娥四號完成第22月晝工作 最新科學成果揭示月球內部物質結構
- 2021-04-02科學家首次發現超高能宇宙線源存在於銀河系的證據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