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千名信眾共祭保生大帝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5-17 10:25:54 | 來源: 新華社 |
一年一度的保生大帝聖駕巡安文化節16日在廈門海滄開幕。兩岸的上千名保生大帝信眾聚首廈門海滄滄江三都瑞青宮,共同祭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是北宋名醫吳真人,他醫術精湛,慈懷濟世,深受愛戴。福建是保生大帝信仰的發源地,保生大帝在台灣是僅次於媽祖的第二大民間信仰,分靈廟多達數百座,有信眾數百萬人。
始建於南宋乾道年間的滄江三都瑞青宮供奉著廈門唯一一尊黑臉保生大帝。清朝時,不少當地民眾漂洋過海到台灣,隨之請去了瑞青宮保生大帝的香火,令瑞青宮成為不少台灣保生大帝宮廟的祖廟。
今年的巡安文化節吸引了26個民俗文化表演方陣。泉州南音、獅陣、蜈蚣閣、竹竿舞、踢火等民俗表演輪番上場,上演了一場“大比拼”,讓整個海滄街道熱鬧非凡。
“參加這個活動,看到很多閩臺共有的民俗表演,感覺特別親切,就像回家一樣。”第三年到場參加文化節的在廈臺胞管銓説,雖然在台灣看過很多類似表演,但大陸的表演場面宏大,既精彩又熱鬧,尤其是離家有段時間後,更覺得倍解鄉愁。
據介紹,在瑞青宮內,還留有一篇出自清代著名文人呂世宜之手的刻石碑記。祖籍金門、生長于廈門的呂世宜,曾在台灣板橋林家任教20年,被譽為台灣金石學宗師和“圖書館之父”。這篇碑記是他遺文中唯一一篇涉及保生慈濟文化的碑記。
廈門市非遺保護中心專家組組長陳耕表示,閩臺文化同根同源,巡安文化節的舉辦,為兩岸民眾追尋歷史文化根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這對於臺胞以及海外遊子來説,就是一種鄉愁,召喚著他們回來尋根問祖,傳承文化。”新華社廈門5月16日電(記者付敏)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1-04-04“祭祀黃帝陵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學術論壇舉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