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關注海洋生物多樣性 | 我國實施重大工程 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6-08 10:56:20 | 來源: 央視網 |
今天(6月8日)是第十三個世界海洋日,今年的主題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我國一批珍稀海洋生物的棲息地和種群得到有效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恢復明顯。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佈的最新監測結果顯示,我國4個典型珊瑚礁生態系統均呈健康狀態。
西沙珊瑚礁區域是我國沿岸地區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發源地,在海面之下,一場特殊的“造林”行動正在進行,通過水下攝影機可以看到,在人工投放的礁盤上,現在生長了不少新生珊瑚和貝類藻類。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暉告訴記者,此前,因為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這片區域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從2013年開始,她和同事開始在這片海域進行珊瑚培育,目前已經開闢了20萬平方米的示範區,累計培育的珊瑚苗種超過10萬株,存活率最高能達到70%以上。
最新監測顯示,我國的雷州半島西南沿岸、廣西北海、海南東海岸、西沙珊瑚礁等4個珊瑚礁生態系統均呈健康狀態,其中,海南東海岸和西沙珊瑚礁活珊瑚蓋度分別為18%和23.5%,均較5年前顯著增加。
黃暉告訴記者,保護工作之所以能取得顯著的效果,也離不開我國一系列重大工程的支持。過去五年,我國實施“藍色海灣”“生態島礁”等重大工程,海洋生態環境改善明顯,人為破壞的行為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央視網消息
標簽:生態環境
相關新聞
- 2020-06-08世界海洋日,您有一條來自海底世界的語音!
- 2018-06-08世界海洋日帶你走進青島海底世界
新聞推薦
- 商務部回應美方宣佈對等關稅: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2025-04-03
- 泉金“小三通”客運碼頭首設族譜對接尋根諮詢服務2025-04-03
- 進逼!懾封!毀癱!鎖控!“台獨”作妖引天火2025-04-03
- 千年歌圩唱“潮音”——從“廣西三月三”看傳統節慶激發新活力2025-04-03
- 廈門湖裏:台灣人才工作者“鬥陣”來培訓,人才引育技能UPUP!2025-04-03
- 東部戰區發佈軍事行動主題海報《毀癱》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