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宇宙,我們來了!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空間站建造任務再次向前邁出一大步。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是中國空間站任務階段第一艘載人飛船,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標準最高、各方面指標要求最嚴格的載人航天器。

 

按照預定計劃,神舟十二號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模式,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對介面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將在太空駐留約90天后返回地面。

 

浩瀚宇宙,我們來了!

 

△3名航天員

 

創下五項“中國首次”

 

在這項舉世矚目的任務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刷新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新高度,完成五項“中國首次”。即首次實現與天和核心艙的載人自主快速對接,首次實施繞飛與空間站進行徑向交會,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實現載人飛船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

 

事實上,神舟載人飛船的跨越式發展並非一步達成,自1992年9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立項以來,神舟載人飛船通過一次又一次驗證,一發又一發的成功不斷積累經驗和技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回顧

 

1992年9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以來,中國神舟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繼發射成功,通過實驗四次無人飛行任務,為後續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搭載航天員楊利偉升空,環繞地球飛行14圈後安全返回地面,中國由此成為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三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2005年10月12日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搭載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上天,在軌完成了多項操作,首次實現了真正有人參與的空間飛行試驗,多人多天成功巡天,圓滿實現了工程第一步任務目標。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飛船搭乘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航天英雄翟志剛從軌道艙進入太空,邁出了中國人漫步太空的第一步。

 

2011年11月1日

 

神舟八號飛船成功實施了首次無人交會對接,實現了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重大跨越,是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取得的又一新的勝利。

 

2012年6月16日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再次與天宮一號對接,先後通過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兩次對接成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以及中國首飛女航天員劉洋入駐天宮一號,突破了手控交會對接技術。

 

2013年6月11日

 

神舟十號飛船進行了第二次載人交會對接飛行,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在成功完成交會對接後進入了天宮一號。

 

2016年10月17日

 

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對接形成組合體,景海鵬和陳冬執行30天組合體駐留任務,考核了中期駐留支持能力,開展了一系列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

 

2021年6月17日

 

神舟十二號飛船搭載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升空,將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完成快速交會對接,中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穩步向前推進。

 

浩瀚宇宙,我們來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