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青:我們一起見證歷史性時刻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06-22 16:49:02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6月17日,中國的航天事業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並在飛行6個多小時後順利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進入天和核心艙。這一切意味著中國航天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也就是説,在茫茫太空中,中國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對於在大陸生活的我而言,守在電視機旁與友人一起見證這個歷史性時刻,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大家紛紛表示,強大的祖國就是我們的依靠。
我是一名來自台灣的青年,小時候成長的地方緊鄰著台北市天文教育館。記得當時館裏有一個“美國太空總署”的特別展,幾乎天天爆滿,僅門票每個人就高達1000元新台幣。父母為了滿足我和弟弟的好奇心,特意帶我們去參觀了展覽。整場展覽看下來,我們這些台灣小朋友看到的航天員和航天飛船不是來自美國就是歐洲國家,當時我幼小的心靈裏就打了一連串問號:為什麼太空中沒有我們中國人?我們中國人什麼時候也能飛到太空?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隨著我來到大陸學習、工作後,心中的問號漸漸找到了答案。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給了我最好的答案。經過查閱資料,我了解到,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入軌,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飛行試驗,接下來便有了神二、神三、神四……。2003年10月15日9時整,中國第1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飛船托舉著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順利飛向太空,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3個能夠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至今十八年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從實現了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到從艙內工作到太空行走、從短期停留到中期駐留的不斷跨越,每一步跨越都凝聚著航天員們飛天逐夢的勇敢與執著。
神舟五號飛船曾經載著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歷時21小時23分在太空在軌運行了14圈。今天,神舟十二號刷新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新高度,完成五項“中國首次”,即首次實現與天和核心艙的載人自主快速對接;首次實施繞飛與空間站進行徑向交會;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實現載人飛船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這一路走來,無不凝結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最值得我們驕傲的是,中國的載人航天走的是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是靠著自己的力量和技術不斷精進完成的,打破了歐美西方國家長期的技術壟斷,探索出了一條有著我們中國特色的航天事業發展之路。
現在,三名航天員正在天際中遨遊,他們將在空間站駐留3個月,開展艙外維修維護、設備更換、科學應用載荷等一系列操作。根據空間站建造任務的規劃,今明兩年,中國還將陸續實施11次飛行任務,以完成空間站的在軌建造工作。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我看到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的步伐從未停歇過,我也堅信中國的航天事業將以今年的6月17日為新的起點,向著更加浩瀚的外太空不斷前進!我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臺青羅鼎鈞撰稿)
相關新聞
- 2021-06-21好傢夥!神舟十三號飛船也已待命!
- 2021-06-21多國航天機構、專家祝賀中國太空探索新成就 期待與中國開展更多航天科技合作
- 2021-06-22香港科技專家:國家航天成就點亮香港青年“太空夢”
- 2021-06-22遠望6號船完成海上測控任務返回母港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