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逾3.8萬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1-09-06 09:55:18 | 來源: 新華社 |
9月3日,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人們參觀蝴蝶展。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4日更新了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評估了全球138374個物種受到威脅的風險,其中38543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
更新的名錄中,世界上最大的蜥蜴科莫多巨蜥的物種保護級別從“易危”升為“瀕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指出,科莫多巨蜥正日益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威脅。預計在未來45年內,全球氣溫上升和隨之而來的海平面升高將使科莫多巨蜥的適宜棲息地至少減少30%。受人類活動影響,它也面臨棲息地喪失的威脅。
更新的名錄還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鯊魚和鰩魚物種面臨滅絕威脅,這表明世界上大部分海洋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這些物種都被過度捕撈,還有部分受到棲息地喪失和退化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
9月3日,在法國馬賽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上,一名男子從一幅海報前走過。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在重新評估的7種金槍魚物種中,4種數量出現恢復性增長的跡象。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不同程度地降級,並強調這主要得益於相關國家對其實施了更具可持續性的捕撈配額,並成功打擊了非法捕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幹事布魯諾·奧伯勒指出,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儘管海洋生態環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但如果各國真正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做法,物種數量是可以恢復的。人類生活與生物多樣性問題緊密交織在一起。世界自然保護大會正在舉行,與會國家和相關方應把握機遇,努力實現基於可靠科學數據的約束性目標。
第七屆世界自然保護大會3日至11日在法國馬賽舉行。本屆大會由法國政府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主辦,主題為“同一個自然,同一個未來”。
新華社法國馬賽電 記者陳晨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