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百年來,紅色體育事業在“覺醒年代”中萌芽,在延安寶塔山下、延河之畔發展壯大,在新中國成立後為人們熱情洋溢地投身國家建設傾注了動能。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關心體育工作,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體育已經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符號,深深鐫刻在百年黨史之中。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歷史迴響

 

上世紀初期,無數仁人志士為改變中國積貧積弱的面貌而四方奔走。在那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至暗時刻,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

 

“東亞病夫”,這是西方列強當時加之於舊中國的屈辱稱謂。胸懷救國救民理想的中國共産黨人,早在革命之初就已經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

 

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雜誌上以“二十八畫生”為筆名,發表了《體育之研究》一文,用辯證和唯物的觀點全面論述了體育的目的、意義、價值、作用以及鍛鍊方法等。這篇文章的發表,被視作是紅色體育的光輝起點。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在中央蘇區,三大球、田徑和體操項目就有所開展。中央蘇區的體育運動,作為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以工農勞苦大眾為主體的新式體育運動,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成為主體。

 

在延安時期,1937年黨中央舉行了“五一”運動會,體育鼓舞了抗戰士氣,有效配合了軍事鬥爭。據史料記載,當時的體育設備因地制宜、因陋就簡,在空地上樹一根木樁,釘塊木板,安上鐵圈就是籃球架;自己動手用麻繩結織排球網;牛羊皮內裝著棉線或鬃毛包縫起來就是球。即使在最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都沒有阻礙體育運動的開展。

 

1942年,延安“九一”擴大運動會吸引1300余名運動員參賽,這次運動會也成為延安時期黨中央舉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體育盛會。直到今天,那些紅色體育事業在黃土高原上留下的歷史迴響,仍然縈繞在耳畔。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圖為運動會上的女子籃球比賽。新華社發

 

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體育成為強筋骨、健體魄、樹信心、聚人心的有效革命方式。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百年夢圓

 

1908年,著名的“奧運三問”被提出:中國何時能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辦一屆奧運會?那是中華民族對實現偉大復興的一份渴求。

 

1949年,中國共産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做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曙光中,中國體育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建立健全各級政府體育管理部門,興建體育場館,建立體育學校,組建優秀運動隊。一系列舉措在普及群眾體育的同時,也大力推動了競技體育的發展,新中國的體育運動水準得以飛速提升:1953年,吳傳玉在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運動會上奪得男子仰泳冠軍,這是新中國在國際比賽中獲得的第一枚金牌。1956年,陳鏡開在中蘇舉重友誼比賽上打破美國運動員創造的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新中國運動員打破的第一個世界紀錄。1984年,許海峰拿到了中國人在奧運會上的首金。同樣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擁有“鐵榔頭”郎平的中國女排登上最高領獎臺,取得三連冠,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體育健兒們以一個個振奮人心的佳績,不僅展現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勃勃生機,也大大增強了華夏兒女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2008年,隨著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行,“奧運三問”全部作答完成。2021年,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個極不平凡的歷史節點,中國體育健兒從東京帶回好消息,38枚沉甸甸的奧運金牌,追平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境外參加奧運會的最佳戰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全運會不僅和全國殘特奧會首次同年同地在陜西省圓滿舉行,而且還實現了兩場盛會“零感染”的疫情防控目標。人們對“雙奧之城”北京在明年為世界呈現一場冬奧盛會,懷揣著別樣的期待。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強國印記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對推動體育事業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我國全民健身公共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實行全民健身”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圖為11月10日,滑雪愛好者在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如今,我國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到37.2%。通過全民健身實現全民健康,進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中華民族正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於世界東方。去年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已經吹響了在2035年建成“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進軍號。

 

奧運會金牌總數穩定進入前三;體育産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産業;人均壽命、國民體質尤其是青少年體質有較大提升,全民健身成為社會大眾的生活方式,學校體育、社區體育、業餘和青少年俱樂部體育這三塊短板得以補齊;體教融合取得重大進展,體育普遍成為教育手段,教育系統擔負起培養高水準運動員的職責……這些願景,成為體育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奮進征程上的奮鬥目標。

 

百年黨史中不可或缺的體育符號

 

圖為暑假期間,學生在練習武術。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不久前,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就促進全民健身更高水準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提出5年目標和8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上海體育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可強表示,這份計劃無論是在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組織,還是科學建設指導等方面,都是從民眾的切身需求角度出發,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為中心。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上,體育仍將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見證中國共産黨人繼續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新華社記者姚友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