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解讀|中美關係必答題,中國這樣回答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1-11-17 14:51:05 | 來源: 央視網 |
|熱解讀| 11月16日上午,習近平主席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視頻會晤。這是雙方第一次以視頻方式會晤。
在此之前,中美最高領導人今年曾有2次通話。在第二次通話中,習近平主席開宗明義——“中美關係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
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係,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面對這道“如何搞好中美關係”必答題,透過此次視頻會晤,可以看到中國給出的答案。
“正確軌道”
當前,國際社會面臨諸多難題,中國、美國分別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最大發達國家,應該展現大格局、肩負大擔當,推動中美關係儘快回到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從2月到9月,再到11月,縱觀今年三次中美領導人對話,雙方溝通的時間間隔由7個月縮短至2個月。
這説明,中美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兩國民意期盼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同時,諸如氣候變化等共同挑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中美合作不僅利於兩國人民,也攸關世界各國。
正如習主席所説:“中美兩國是兩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輪,我們要把穩舵,使中美兩艘巨輪迎著風浪共同前行,不偏航、不失速,更不能相撞。”
“相互尊重”
中美關係如何健康發展?習近平主席用12個字指明原則,即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在今年2月11日通話時,習主席也曾提及“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發展。
對於中美在一些問題上的不同看法,習主席反復強調,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增多接觸、加強溝通,有助於準確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圖,避免誤解誤判。
習主席始終強調,台灣、涉港、涉疆等問題是中國內政,美方應該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慎重行事。
此次中美元首視頻會晤,是中美關係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關係的一件大事。有了“相互尊重”心態,找準中美關係“正確軌道”,這道必答題自然迎刃而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