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恐嚇”暴露“台獨”綁架民意真相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1-11-29 11:23:06 | 來源: 海峽之聲 |
台灣地區“反萊豬公投”投票在即。面對民眾拒絕“萊豬”的洶湧民意,民進黨當局“護豬心切”,找來美國智庫學者,一同炒作“反萊豬公投”若通過,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將停,企圖大打“恐嚇牌”,讓台灣民眾吞下“萊豬”毒果。
將“萊豬”與“走向國際”“臺美關係”等概念直接掛鉤,是民進黨當局敷衍和回避民眾強烈抗議的一貫策略。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多次強調進口“萊豬”對“台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的重要性。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曾揚言,若“反萊豬公投”過關,台灣加入CPTPP就不用做了。臺“經濟部長”王美花則稱,該“公投”通過一定會對臺美TIFA有很不好的影響。
不過,光靠民進黨官員鼓噪,顯然無法達到扭轉民意目的,民進黨當局因此開始尋找“外援”背書。此前,民進黨當局就炒作過“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孫曉雅力挺美豬。孫曉雅稱“會讓我孩子吃美國豬肉”,“也會鼓勵台灣民眾多多吃美國豬肉”。相關言論不僅將反“萊豬”概念偷換為“反美豬”,更被島內輿論炮轟美政客介入“公投”。
近日,民進黨當局又找來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劃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通過一唱一和的方式,恐嚇台灣民眾,“反萊豬公投”若通過,“可能會再次回到沒有臺美TIFA會談的狀態。”
要知道,過去民進黨當局一直不願承認開放“萊豬”為臺美經貿談判的前提,但為了應對“反萊豬公投”,民進黨當局與個別美國政客、學者共同上演的“萊豬恐嚇”,徹底撕掉了雙方狼狽為奸,綁架台灣民意的遮羞布;也讓更多台灣民眾意識到,由民進黨當局一手塑造的“萊豬吃飽飽,臺美關係才會好”的悲哀處境。
針對“萊豬恐嚇”,島內網友痛批,“美國什麼時候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了?只是利用、壓榨,將美國的利益賺到爆而已。”還有網友反問民進黨政客,“你要討好美國人卻要我們殘害健康吃‘萊豬’?真是可恨,還好意思出來?”
台灣地區經濟如何壯大?臺美經貿往來如何發展?這些問題本應回歸經濟專業;但民進黨當局因政治立場全面倒向美國,在相關議題博弈中,已完全喪失談判能力,甚至喪失基本立場,淪為美方意志的“傳聲筒”,以及美國利益的“看門狗”。
吃不吃“萊豬”,是食品安全問題,關乎島內民眾生命健康權益,但民進黨當局卻用意識形態操作,企圖將其變成無法科學討論、無法自由表達、無法進行質疑的“政治正確”。“萊豬恐嚇”已充分暴露出“台獨”政客與外部勢力綁架島內民意不成後,惱羞成怒的醜惡嘴臉,同時也成為考驗台灣民眾意志和台灣社會底線的一道關卡。(大力)
相關新聞
- 2021-04-13吃“萊豬”成了“國際標準”?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