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土兩件商代青銅器 銅觥器形罕見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1-11-30 11:03:45 | 來源: 新華社 |
記者近日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湖南省汨羅市屈子祠鎮出土了銅觥和銅壺兩件商代青銅器。其中,銅觥器形罕見。
目前,考古工作者已對銅器出土地點進行調查和勘探,暫未發現商周時期的文化層或其他遺存現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盛偉介紹,湖南地區曾出土過數量較多的商周青銅器,其中有很大一批發現于江邊或江旁的山坡和山頂上,且多以單件或成套的形式出自坑中。由於這類坑的附近往往未發現其他遺存,人們約定俗成稱其為“祭祀坑”。
盛偉説,兩件銅器出土于一座小山山頂上,海拔高度約80米,與汨羅江的直線距離約2.3公里。兩件銅器的出土背景或與“祭祀坑”類似。
圖為出土的銅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出土時,銅觥側置平放,銅壺倒置於銅觥內。銅觥重13.45千克,器身呈扁圓形。考古專家稱,該銅觥器形獨特,如突出眼睛的變形獸面紋、“C”形扉棱、羊角騰空設計的平嘴犧首等,與以尊、罍為代表的殷墟時期南方特徵青銅器相一致。
出土的銅壺重2.25千克,腹壁相對較直,下腹較高、外鼓不明顯,口沿下方飾弦紋和寬口呲牙的獸面紋,與中原地區常見銅壺有異。兩件器物表現出長江流域地方青銅器的特徵,年代大致屬商代晚期。
考古專家認為,這兩件銅器出土地點和組合關係都比較明確。兩件銅器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對長江流域青銅文化面貌的認識,對於研究多元一體的中國古代青銅文明提供了重要佐證。
兩件銅器出土後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損,且因受埋藏環境影響,紋飾局部銹蝕嚴重而模糊不清,需進行除銹處理。據了解,文物部門將修復保護文物、整理資料和開展後續研究。
新華社長沙電 記者張格、張玉潔
標簽: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
- 傳承英雄血脈 捍衛公平正義——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發俄羅斯各界熱烈反響2025-05-08
- 民進黨又搞“去蔣化” 兩蔣“陵寢”要被改名2025-05-08
- 中國代表呼籲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2025-05-08
- 賴清德執政一年表現如何?台灣民眾竟用這四字來形容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