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海峽回眸——克難前行 融在“第一家園”

2021海峽回眸——克難前行 融在“第一家園”

 

編者按 回首剛剛過去的2021年,福建克服複雜嚴峻的兩岸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加快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努力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閩臺各領域融合穩中有進。

 

這一年,福建按照“十四五”規劃藍圖開好局、起好步,在閩臺企生産經營總體穩定;這一年,福建落實落細惠臺利民舉措,不斷提升臺胞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一年,福建深化經濟領域融合,構建兩岸共同市場,閩臺經貿逆勢增長;這一年,福建深化基礎設施領域融合,打造兩岸通道樞紐,“小四通”建設取得新進展;這一年,福建繼續助力兩岸民間交流,海峽論壇、海峽青年節等活動促進了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融合發展,基礎在“通”,活力在“惠”,紐帶在“情”。福建將持續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在推進産業深度融合、優化臺胞臺企服務、加強基層交流交往等方面聚焦發力、率先突破;始終對台灣同胞一視同仁,繼續完善保障臺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不斷提升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準,讓臺胞臺企在福建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好。

 

剛剛過去的2021年,儘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肆虐,臺海局勢更加複雜嚴峻,但福建立足自身優勢,繼續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持續深化閩臺各領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設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經貿合作穩中有進

 

疫情與人為的阻隔不能阻擋閩臺合作的腳步,閩臺經濟領域融合持續深化。一年來,福建發揮優勢,抓好經濟合作平臺建設。舉辦“知名臺企福建行”活動,重點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石化、金融服務等領域開展項目對接合作。辦好2021兩岸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研討會,兩岸企業家代表、行業專家近百人參加活動。建立涉臺經濟園區聯動工作機制和績效考評機制,提升園區集聚功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強臺胞臺企發展動能。為貫徹“農林22條措施”,我省發佈《促進閩臺農業融合發展若干措施》,舉辦“第一家園融合發展大講堂”之惠臺農林政策解讀培訓活動,推動“農林22條措施”落地見效。同時,全省八部門聯合出臺《福建省金融領域落實臺胞臺企同等待遇若干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對臺胞臺企的金融服務能力。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計有8家臺企在大陸A股市場上市,佔大陸上市臺企數量的近五分之一。

 

數據顯示,去年1—11月,閩臺貿易額達95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8%,新設台資企業數1351家,實際利用台資44.2億元人民幣,位居大陸各省市前列。

 

同等待遇落實落細

 

落實落細臺胞臺企同等待遇。一年來,福建堅持以“惠”促融,各項惠臺利民政策措施不斷健全,政策覆蓋面、臺胞受益面繼續提升。

 

去年初,我省率先公佈225項落實同等待遇清單,制定印發深化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促進閩臺農業融合發展、落實金融領域同等待遇、促進閩臺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等4個政策措施文件,為在閩臺胞臺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

 

接地氣的政策讓臺胞更有歸屬感。去年又有一批臺胞獲評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同時,我省還開通了大陸首個涉臺司法服務網和APP。推動“金服雲”平臺開設臺胞臺企金融服務專區。在各設區市“12345”便民服務平臺整合涉臺熱線,在行政服務中心設立臺胞臺企服務專窗。

 

兩岸應通盡通步伐加快。一年來,福建沿海地區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小四通”持續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12月31日,累計向金門供水1703萬噸,有效緩解金門民眾用水困難。通電方面,已完成聯網工程福建側項目核準等前期工作。通氣方面,福建側已具備船運通氣條件。通橋方面,廈金大橋工程項目優選方案通過交通部評審。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成功開通運營,連接北京和台灣的“海上通道”繼續延伸。

 

我省對臺貨物中轉通道作用顯現。福州已開通6個“9610”榕臺跨境電商業務監管場所,廈門海關聯合地方有關部門制定多式聯運“一單制”提單標準和服務規範,平潭跨境電商對臺直購出口量居大陸第一。

 

此外,行業標準共通持續深化,兩岸共同研製的臺式烏龍茶4項國家標準和省地方標準發佈實施。

 

閩臺交流持續深化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一年來,雖然閩臺民間線下交流活動有所減少,但閩臺鄉親渴望加深了解、增進互信的初心不改,他們相約“雲端”,共謀發展。

 

相約“雲端”,暢談心聲。去年,我省舉辦了300多場線上線下交流活動。第十三屆海峽論壇、第九屆海峽青年節等重要交流活動已成為兩岸同胞交心交融的重要平臺。同時,我省各地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圍繞基層和青少年交流,開展了“小而精”的特色交流活動,構建起覆蓋省市縣、多層次、立體化的“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特色”的交流格局。比如,推動閩臺同鄉會、宗親組織、宮廟等相約“雲端”對接交流,拉近了兩岸民眾的心靈距離。

 

相聚八閩,追夢逐夢。去年,新設立12家省級對臺交流基地。截至去年底,我省國家級、省級各類兩岸交流基地共計94個。我省出臺《關於面向台灣同胞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通知》《關於直接採認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師證書的通知》等政策,面向台灣同胞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已實現直接採認台灣地區34個技能類技術士證書。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180多名在閩臺胞獲得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等大陸職稱,5600多名臺胞取得技能人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我省還出臺《深化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若干措施》,鼓勵臺青參與鄉村振興,截至去年底,已有近百支台灣團隊的300多名台灣鄉建鄉創人才,在我省228個村莊參與鄉村規劃設計工作。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做好“通”“惠”“情”三篇文章,持續完善保障臺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努力把福建建設成為兩岸往來最便捷、合作最緊密、政策最開放、服務最貼心、交流最活躍、情感最融洽的第一家園。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