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民主遭遇內外雙重失敗

“我們不是世界可以複製的榜樣。相反,美國是一個失敗的民主國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勞倫斯·萊西格最近如此感嘆。

 

過去一年,自詡“民主燈塔”的美國亂象迭出,在國內外遭遇雙重失敗:年初國會山騷亂暴露出美國的惡性黨爭和社會撕裂,徹底褪去美式民主的虛假“光環”;8月美國從阿富汗倉促撤軍製造人道災難,這表明把美式民主強加給他國根本行不通。

 

這些失敗讓國際社會越發看清,美式民主對內維護美國精英階層的特殊利益,對外維護美國的世界霸權,給世界帶來更多的痛苦和災難。

 

美式民主遭遇內外雙重失敗

2021年1月6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大量美國民眾在國會外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國內:民主已臨深淵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日前在反思國會山騷亂的文章中寫道,美國民主處在危險之中,國家正處在一個“不斷擴大的深淵”邊緣。

 

國會山騷亂過去一年有餘,但美國兩黨爭鬥愈演愈烈。民主黨人在國會眾議院主導成立“國會山騷亂事件調查特別委員會”,拒絕少數黨提名的委員會人選,在美國政治史上前所未有;多個共和黨佔主導地位的州,接連通過法律,賦予立法機構干預選舉的權力,這些法律或將導致未來質疑乃至否認選舉結果變得更容易。

 

大量美國民眾也對美國民主制度感到擔憂。根據哈佛大學去年12月發佈的民意調查結果,39%的美國年輕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陷入困境”,更有13%的人認為美國是“失敗的民主國家”,只有7%的人認為美國民主制度“健康”。在西班牙國際問題專家胡安·安東尼奧·薩卡盧加看來,拜登政府執政近一年,其恢復全面民主的承諾似乎成了一種諷刺。

 

如今,分裂已成美國政治的最大“特色”。在控槍、社會福利、政府債務等諸多問題上,兩黨針鋒相對。新冠疫情持續肆虐,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6500萬例,可連涉及民眾生命安全的防疫政策都成了博弈籌碼。

 

美式民主遭遇內外雙重失敗

1月9日,一名受檢者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一處新冠檢測點接受檢測。(新華社發,郭克攝)

 

專家指出,隨著時間推移,美國民主制度逐漸異化和蛻變,變得千瘡百孔,國會山騷亂不過是美國民主制度下社會矛盾的一次集中爆發。美國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日前在《紐約時報》網站撰文指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的政治日益兩極分化,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僵持局面,導致政府無法履行基本的職能。美國的體制存在明顯問題,包括金錢影響政治、選舉制度與民主選擇日益錯位,但美國似乎無法進行自我改革。

 

加拿大學者托馬斯·霍默·狄克遜在加《環球郵報》網站上發表文章説,美國國內的經濟、種族和社會鴻溝加劇了意識形態上的兩極分化,左翼和右翼相互孤立、鄙視,政府因此陷入癱瘓,而這又會加大各種鴻溝。

 

國外:戰爭散播災難

 

長期以來,美國出於維護自身霸權的目的,以輸出民主價值觀為名,在世界上不斷發動戰爭,給許多國家帶來巨大災難。

 

2001年,美國以“反恐”為名出兵阿富汗,在迅速推翻塔利班政權後,就在該國推行美式民主模式。此後,阿內部矛盾不斷加劇,戰亂不止、民生凋敝。2021年,美國最終選擇一走了之,在阿富汗留下一地雞毛。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去年底警告説,約98%的阿富汗人沒有充足食物,阿富汗正面臨“雪崩般的饑餓和貧困”。

 

“阿富汗人對美國很失望,他們只留下了戰爭、破壞和貧困。”阿政治分析人士穆罕默德·達內什喬説。

 

伊拉克同樣遭遇了美國強行對外輸出美式民主的災難。2003年,美國以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繞過聯合國安理會,悍然入侵伊拉克。巴格達穆斯坦西裏亞大學教授穆薩納·馬尚·馬茲魯伊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伊拉克曾是富足國家,美國入侵後,整個國家變得充滿危機與混亂,社會基本服務匱乏,百姓為了生活苦苦掙扎。

 

美式民主遭遇內外雙重失敗

2003年6月18日,美軍士兵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美英聯軍臨時總部門前持槍面對數百名示威的伊拉克人。(新華社記者趙建偉攝)

 

長年戰爭造成超過20萬伊拉克平民死亡,約250萬人淪為難民。以美國為首的聯軍還在伊大量使用貧鈾彈和白磷彈,令很多平民受害。伊拉克大學生穆斯塔法·拉扎克説,美國一直聲稱給伊拉克帶來了“民主”和“自由”,但毫無疑問那是虛假的民主和自由,美國帶來的只有恐怖主義、混亂和破壞。

 

敘利亞也是美國打著“民主改造”旗號踐踏他國主權的受害者。美國資助“白頭盔”組織捏造敘利亞擁有化武的證據,企圖為干涉敘利亞局勢找理由。在敘利亞大馬士革居民扎因·薩利赫看來,美國是打著“民主”口號的盜賊。他説,美國不僅非法佔領敘利亞的領土,還從這片土地上偷盜石油、小麥,這樣的國家絕對沒有資格談論民主,也不能為任何國家定義民主。

 

美國前戰地記者克裏斯·赫奇斯曾寫道,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遭受了和過去在越南、古巴一樣的失敗,卻仍對自身的衰落、無力和喪失理智視而不見。

 

新華社電 參與記者:朱瑞卿、董亞雷、鄭一晗、史先濤、鄧仙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