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三農”工作怎麼幹?一號文件有答案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雨水時節看“三農”。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對外發佈,標題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這也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連續第19個中央一號文件。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復蘇脆弱,氣候變化挑戰突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極為繁重艱巨。在這種背景下,今年中國“三農”工作怎麼幹?如何著眼國家戰略、穩住農業基本盤?鄉村振興又有哪一些重大利好呢?一號文件對於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

 

人勤春來早,百事農為先。雨水過後,中國不少地方農戶都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春耕。河南滑縣是中國最大的小麥生産縣,去年受強降雨和洪澇的影響,滑縣蓄滯洪區裏的冬小麥種植推遲了50多天,當地農技專家正指導村民對這些晚播小麥進行地膜覆蓋,延長小麥在早春的生長時間。

 

據了解,中國已經連續七年糧食産量實現1.3萬億斤以上,要保證今年的糧食持續豐收,解決春耕和促弱苗轉壯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去年受極端天氣的影響,全國有三分之一的小麥晚播。除此以外,今年春季農業生産還面臨農資價格偏高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糧食穩才能天下安。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間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剛剛公佈的一號文件中,就提出要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底線,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産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説:“2022年的糧食生産目標國務院已經審定,分解下達到各省級人民政府,我們將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會同有關部門儘快制定出臺省級黨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辦法,督促主産區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

 

今年一號文件的標題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鄉村振興作為現階段“三農”工作的主題貫穿全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都是為了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十九年來中央“一號文件”裏第一次把具體年度寫入文件。那麼今年“三農”工作最重要的任務是什麼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當然是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把它作為年度的突出任務,我想一個方面是我們在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的過程中間,我們要把握佔有主動,必須抓好糧食生産和供給保障。那麼我們要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也需要穩住農業的基本盤,特別是要穩住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的市場供給。”

 

穩住糧食生産和重要農産品的供給是今年“三農”最重要的任務。關於重要農産品供給,一號文件中提出,要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作”。專家認為,這也是今年“三農”工作中壓力最大的一個環節。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我們的大豆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80%,我們的食用植物油的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了60%,所以説從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角度看問題,我們實施大豆和油料提升工程是非常迫切,也是非常必要的。”

 

既要穩定糧食面積、確保糧食豐收,又要大力提高大豆油料的種植面積,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如何緩解呢?近日,在四川青神縣橋樓村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正抓緊晴好天氣在播種,而他們在一塊田裏,同時播下了大豆和玉米兩種種子。

 

今年一號文件中也提出要在黃淮海、西北、西南地區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在東北地區開展糧豆輪作,在長江流域開發冬閒田擴種油菜等措施。

 

土地是農業的命根子。不管是保證糧食還是其他農産品的供給,都需要耕地的穩定。在擺出今年的年度性任務之後,一號文件也著重提出具體目標怎麼實現的路徑和基礎。在這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提出“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2019年中國耕地的保有量是19.18億畝,比2009年減少了1.13億畝,已經逼近18億畝紅線。因此一號文件提出,將耕地保護作為剛性指標進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説:“去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是糧食安全黨政同責,今年一號文件要求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而且要實行終身追責,這樣才能把耕地保護的責任,層層分解落到實處。”

 

落實了保護責任。一號文件還明確了兩個優先序。一個優先序是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除此以外,還提出要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於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産品生産,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糧食生産,高標準農田全部用於糧食生産。專家認為,明確這兩個優先序在具體的耕地保護實施中有著重要作用。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説:“前面(一個優先序)是解決了耕地的非農化問題,後面(一個優先序)是解決耕地的非糧化問題。過去耕地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的邊界線是明確的,但是沒有明確優先序。那麼這次文件明確提出要明確優先序,要把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擺在優先的位置,要帶著位置劃定下來,然後實行嚴格保護。”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全國近70%的農作物新品種都會經過海南繁育種基地的培育。海南東方市的百萬畝感恩平原核心區,已經集聚起20多家全國知名制種企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種子是發展農業生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兩個要害之一,一個就是耕地,一個就是種子。種子之所以稱為要害,一方面它關係到部分種源是否被‘ 卡脖子’的問題,另外一個方面,它也關係到農業高品質發展。”

 

種源安全直接關係糧食安全。按照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今年中國將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推進種業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建設,並啟動農業生物育種的重大項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説:“要實施好這個方案我覺得核心是三條,一個是要抓好種質資源的收集、整理;第二個是育種技術的創新,要用現代生物科技一系列包括信息化手段,來推進種業創新水準;第三個是要培育和壯大種業的龍頭企業,推進育、繁、推一體化。”

 

浙江金華市下楊村地處丘陵山區,平原地方的農機具不太適用,當地農機企業和科研機構把“實驗室”開進了田間。由種糧大戶現場試用新農機,並提出改進意見。去年,浙江省提出針對山區丘陵地區的糧食生産研發小型耕作機械。因為用戶量不大,企業的研發動力不足。浙江省農業機械研究院的專家通過現場調研,用計算機模擬軟體進行了初步設計。

 

這樣的協同攻關將在中國更多地方出現。今年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協同攻關,加快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慧機械研發製造並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的支持。除了確保糧食安全,一號文件強調,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化返貧是今年中國“三農”工作的另一條底線。今年中國將繼續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針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今年將出臺更多高含金量政策,圍繞産業發展需要選派“科技特派團”,開展“組團式”教育和醫療幫扶,用一系列的舉措增強脫貧地區發展能力。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説:“一方面現在經濟下行壓力還很大,保持農業生産,保持農村經濟穩定增長任務十分艱巨。特別是農民收入(增長)雖然高於城鎮收入增長,但是增長渠道現在還面臨著狹窄的問題。需要進一步拓展增長渠道,提升增長的空間。”

 

要鞏固脫貧成果,進一步提高收入,加強人才培訓、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是長久之計。雲南省臨滄市碗窯村的這位村民,正在自家的制陶工作室製作茶壺,去年6月,他被當地人社部門選派到外地免費學習茶壺製作的工藝。現在他已接到源源不斷的土陶産品訂單,每個月的銷售利潤有一萬多元。

 

2022年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二年。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一號文件中特別提到——要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説:“充分認識鄉村振興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保持歷史耐心,把握好工作的時、度、效。現在是持久戰,不是攻堅戰,寧可慢一點也要穩一點、準一點、好一點。”

 

寧肯慢一點也要穩一點、準一點、好一點。面對更趨複雜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了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三農”工作要穩字當頭,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穩住農業基本盤,做好“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確保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對於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來説,是堅實的支撐。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