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大流行狀態。近期,全國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中國疫情防控工作面臨嚴峻挑戰。

 

3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強調“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進一步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

 

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是中國為人民生命健康而戰的責任與擔當,是中國共産黨始終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實際行動。當前正是疫情防控最吃勁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清楚地認識到:中國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

 

當前國內外疫情防控具有複雜性、艱巨性、反復性的特點,我們要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以時不我待的精神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一)什麼是“動態清零”?

 

國家衛生健康委主任馬曉偉表示,“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動態”就是不追求絕對零感染;“清零”就是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正是中國控制疫情的“法寶”。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7日,在上海市松江區某封控小區內,志願者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登記。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這是在兩年多抗疫經驗的基礎上,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傳播力強的變異株多次殊死較量後的有效應對策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暴發。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沉著應對,開展抗擊疫情阻擊戰,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救援。開展新冠病毒研究、科學研判疫情形勢、全面開展醫療救治……三個月左右的時間,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一直在思考:如何用更小成本在更短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産生活的影響,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2021年,傳播速度快、體內複製快的德爾塔變異株給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全國中高風險地區最多時超過200個,一度波及20余個省份。以嚴防輸入為目標,中國迅速撲滅30余起本土聚集性疫情。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17日淩晨,上海市青浦區疾控中心流調人員在相關場所進行排摸。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8月,中國開啟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以抓早、抓小、抓基礎為基點,提升疫情防範和早發現能力:高效有序的核酸檢測、科學精準的流調溯源、分類分級防控管理……一系列精準防控舉措迅速落地,中國以最小成本取得防疫最大成效。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把各項防控措施做得更快、更準、更細,我們就能夠在短時間內把疫情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

 

(二)為什麼要繼續堅持“動態清零”?

 

實踐證明,“動態清零”是由中國基本國情所決定,更是由中國始終堅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疫理念所決定。

 

在新冠疫情發生後,一些西方國家雖然醫療技術全球領先,但卻因採取所謂“群體免疫”“自然免疫”的消極處置方式,導致感染和病亡人數高居不下。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28日,全球累計新冠疫情死亡病例已超過610萬例。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7978萬例,死亡病例超過97萬例,是全球新冠肺炎感染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南加州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顯示,新冠肺炎使美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減少了1.13歲。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和兒童醫院協會發佈的最新報告,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有累計超1270萬名美國兒童確診感染新冠,佔全部確診病例的19%左右。

 

中國擁有特殊的人口國情,這就決定了積極應對疫情、實現“動態清零”十分必要。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少兒人口超過2.5億,“一老一小”群體規模很大。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通過主動的疫苗接種加快構建“免疫長城”,保護人民免受疾病危害。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2日,司機在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網約車司機核酸檢測專場接受核酸採樣。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嚴謹的科學研究推演證明:以中國14億多人的總人口基數、龐大老年人群體的現實國情,如不及時從嚴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最終將形成規模性反彈,後果不堪設想。

 

非寬大無以兼覆,非慈厚無以懷眾。從剛出生的嬰兒到百歲老人,不遺漏任何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任何一名病患。抗疫歷程兩年有餘,中國始終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一段時間以來,“奧密克戎流感論”“新冠病毒共存論”頻頻出現,對此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新一輪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的危害依然嚴重,新冠肺炎絕不是“大號流感”。

 

有關研究表明,雖然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期間的病死率下降,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總數卻高於德爾塔變異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數,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的危害依然嚴重。

 

馬曉偉表示,面對疫情反復衝擊,有的地方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症狀輕、流感化,思想鬆懈麻痹,有“鬆口氣、歇歇腳、等等看”的心態,對常態化防控和應急處置放鬆了要求。如果不管“防”,只管“治”,中國醫療體系將面臨擊穿危險。

 

“動態清零”是現階段基於中國當前疫情形勢的最佳選擇,力爭在短時間內做到“動態清零”,依然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疫情防控策略。

 

(三)中國有實現“動態清零”的能力嗎?

 

兩年多抗疫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始終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不斷提升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水準,具備實現“動態清零”的能力。

 

——慎終如始將“四早”落在實處

 

核酸檢測是落實“四早”的第一道防線。《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要求,劃定區域範圍內的核酸檢測在24小時內完成。經過兩年多的實踐,中國已經可以實現超千萬人口的超大規模城市在24小時內完成全員核酸檢測。當前,中國總體檢測能力已經超過4000萬份/天。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0日傍晚拍攝的吉林市高新南區隔離方艙建設現場(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在此輪收治、隔離輕型、無症狀感染者的過程中,方艙醫院正在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實現“早隔離、早治療”。目前全國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的方艙醫院82家,分佈在19個省份的46個地市,床位總計11.55萬張。

 

——高效開展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防控

 

為了將疫情對人民的危害降到最低,疫情發生的地區根據疫情傳播風險的高低,將社區防控精準劃分為三個區域: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實行分類管理。封控區封閉隔離,管控區人不出區,防範區強化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規模。

 

——有效建立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線

 

社區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強化落實社區防控舉措、做好居民生活物資供應及就醫需求保障、著力做好重點區域核酸篩查、加強社區防控人員培訓……社區正成為築牢疫情防控網的基礎。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13日,志願者在深圳羅湖區東門廣場核酸檢測點引導居民。新華社發(儲焱 攝)

 

從面對突發疫情應急圍堵,三個多月時間實現將疫魔驅離武漢,到常態化疫情防控探索,有效快速撲滅30多起聚集性疫情,再到“動態清零”全鏈條精準防控,中國始終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及時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不斷提高精準防控能力,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自2020年4月以來,中國本土的散發病例,甚至是局部的聚集性疫情,都和境外病例有關聯。反過來説,國內本土是乾淨的。這一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印證“動態清零”總方針的科學有效,也為中國繼續堅持實行“動態清零”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實現“動態清零”,中國底氣何在?

 

答案是中國共産黨力挽狂瀾的果斷決策,是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是與病毒殊死較量後不斷提升的防疫本領,更是每一名為抗疫勇獻涓滴之力的中國人民。

 

進入3月份以來,外防輸入壓力明顯加大,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感染人數多,實現“動態清零”難度升級,這需要更早發現疫情、更快處置疫情、更細落實防控舉措。

 

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築牢抗疫攻堅的堅強堡壘——

 

疫情發生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先後向吉林、廣東、山東等省份派駐工作組,指導相關地區有序、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8日,上海市奉賢區西渡街道鴻寶一村(南區)的志願者為居民送菜。新華社發(王燕婷 攝)

 

一批批醫護人員趕往抗疫前線,方艙醫院加速建設;“米袋子”“菜籃子”有保障,物流配送有序高效;社區工作者們堅守防疫一線,群眾主動遵循防疫規定……源源不竭的中國力量支撐起暫時按下“慢行鍵”的城市。

 

與疫情兩年多殊死較量,中國防疫本領不斷提高——

 

印發新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優化病例發現和報告程式;發佈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24小時完成區域核酸檢測;出臺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範,要求每個省份至少有2至3家方艙醫院;推行“抗原檢測+核酸檢測”方案……中國正採取更加快速有效、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讓防疫更精準、更具針對性。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7日,在合肥火車站出站大廳,出站旅客領取免費發放的抗原檢測試劑。新華社發(解琛 攝)

 

14億多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是“動態清零”的群眾基礎——

 

積極接種疫苗、配合流調溯源與管控安排、參與核酸檢測、做好個人防護……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守望相助,一次次遏制病毒的反撲。

 

根據最新數據,全國已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總人數達12.4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8.01%。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種人數達2.12億人。中國人民正努力為“動態清零”貢獻一臂之力。

 

(五)中國如何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復工復産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之戰,中國正採取更加科學精準的防控措施,全力以赴穩産保供,千方百計保障民生,讓防疫舉措更具針對性。

 

2020年,面對疫情的衝擊,中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率先實現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2021年,國內生産總值達到114萬億元,增長8.1%;全國財政收入突破20萬億元,增長10.7%;城鎮新增就業1269萬人;糧食産量1.37萬億斤,創歷史新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中國交出一份亮眼的發展成績單。

 

美國《紐約時報》21日報道稱,中國仍有可能在不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大範圍干擾的情況下遏制新冠疫情。2022年3月疫情發生後,深圳嚴格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落實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並全力推進“兩統籌”,有序恢復社會生産生活秩序,保障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新華述評:堅持“動態清零”不放鬆

 

3月28日,工人在哈電集團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生産車間內作業,在從嚴從實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穩産保供。新華社記者 謝劍飛 攝

 

面對世紀疫情的跌宕反復,快速有效地處置疫情,是對我們防控與治理能力的“大考”。加快疫情監測預警和應急反應速度,科學組織區域核酸和抗原檢測,確保推動感染者應收盡收、密接人員應隔盡隔……只有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才能儘快實現“動態清零”。

 

行百里者半九十。疫情形勢越是嚴峻,越要保持戰略定力,一手抓戰“疫”,一手抓發展,採取更加有效措施,積小勝為大勝,我們總體上就會向“動態清零”的目標逐漸邁進。

 

堅持就是勝利,堅持才會勝利。(記者陳芳、彭韻佳、顧天成、楊思琪、王亞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