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末我國外儲規模達31880億美元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4-08 11:06:23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4月7日發佈的數據,截至2022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880億美元,較2月末下降258億美元,降幅為0.8%。業內人士表示,3月外匯儲備變動主要受到了估值因素影響,展望未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繼續保持穩定的基礎。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錶示,2022年3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入總體回升,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受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地緣政治局勢、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上漲,主要國家債券價格總體下跌。
3月份數據顯示,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上漲1.7%至98.3;非美元貨幣中,歐元下跌1.4%,英鎊下跌2.1%,日元下跌5.5%。資産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衝全球債券指數下跌2.2%;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3.6%,歐元區斯托克50指數下跌0.6%,日經225指數上漲4.9%。匯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下降。“外匯儲備以美元為計價貨幣,非美元貨幣折算成美元後金額減少,與資産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下降。”王春英説。
展望未來,王春英錶示,當前全球疫情仍處於大流行階段,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加大。但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支撐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未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有繼續保持穩定的基礎,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際地緣政治衝突仍在持續,糧食、能源、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通脹居高不下,美聯儲可能採取更大幅度的加息,縮表箭在弦上,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對我國産生外溢效應。我國宏觀政策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基調,以我為主,主動作為,關注形勢和政策變化,研究制定應對預案,及時出臺有利於市場預期穩定的措施,應對好各種風險衝擊,保持外匯儲備規模基本穩定。”
相關新聞
- 2022-01-242021年中國跨境資金流動有序 國際收支自主平衡
- 2022-01-21國家外匯管理局:2021年中國涉外交易保持活躍 結匯率穩中有升
- 2022-04-06前2個月中國服務進出口同比增長33.5%
- 2022-03-25僑胞點讚中國經濟開年“成績單”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