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須在2030年前將碳排放減少四成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2-04-08 11:24:59 | 來源: 科技日報 |
IPCC最新氣候報告稱,要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
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是《巴黎協定》最雄心勃勃的目標,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4月4日發佈的最新報告《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為了實現該目標,除非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5年前達到峰值,並在2030年之前減少43%,否則世界可能會遭受極端氣候影響。然而,以目前氣溫上升的水準,溫室氣體排放可能會造成兩倍的全球變暖水準:到2100年達到約3.2℃。
地球大氣中的溫室氣體處於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水準。由於疫情帶來的封鎖,202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下降,但在2021年,它們等同於甚至超過了2019年的記錄。2019年的排放量比2010年高出約12%,比1990年高出54%。
該報告是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它向世界傳達了一個鮮明的信息:實現《巴黎協定》的氣候目標在技術上仍然可行,但需要立即、迅速和協調一致的國際努力來徹底改變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如果我們想要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內,機不可失,時不再來。”IPCC第三工作組聯合主席吉姆·斯凱亞表示,“如果所有行業不立即大幅減排,這將是不可能的。”
事實上,這份報告並非完全悲觀。儘管排放量上升,但有跡象表明,一些緩解措施已經在發揮作用。IPCC主席李會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們正處於十字路口。我們現在作出的決定可以確保一個宜居的未來。我們有限制氣候變暖所需的工具和技術。”
兩種技術助力減少CO2排放
報告指出,各國要實現其設定的凈零排放目標,僅減少排放量是不夠的,還需要從大氣中提取二氧化碳(CO2)。這將抵消工業和航空等部門的剩餘溫室氣體排放。各國可通過擴大森林面積和改善農業實踐,或通過各種新興技術來促進碳吸收,這些技術可從工業來源或直接從大氣中捕獲碳排放。
報告得出結論,要想有三分之二的機會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以下,氣候模型預測,從現在到2100年,我們需要採用一兩種新興技術,從大氣中吸收1700億至9000億噸CO2。
在第一種名為生物能源碳捕獲和存儲(BECCS)的方法中,發電廠燃燒産生的CO2在煙囪中被捕獲並埋在地下,從而從大氣中去除CO2。在被稱為直接空氣捕捉(DAC)的第二種技術中,機器通過化學反應從空氣中吸收CO2。
報告也提出,這兩種方法存在缺陷。第一種方法需要大量的水,可能會對生物多樣性産生負面影響。而第二種方法可能會增加其他生産領域的排放。
深入、快速地削減甲烷排放至關重要
儘管甲烷的壽命比CO2短,在大氣中的含量也比CO2低,但甲烷是一種更強大的溫室氣體。預計到本世紀中葉,甲烷將佔非CO2溫室氣體排放的60%。然而,由於它在大氣中不那麼持久,大幅削減甲烷排放可迅速減少其對氣候變暖的影響。
要做到這一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瞄準“逃逸的”排放物——在天然氣開採和運輸過程中,或從廢棄已久的油井中逸出到大氣中的甲烷。據IPCC計算,逃逸排放的甲烷約佔全球排放到大氣中甲烷的32%,佔所有溫室氣體排放的6%。
IPCC報告稱,所有行業都需要減少排放,各國應設法擺脫化石燃料,包括工業和交通運輸部門。
清潔能源是減排“潛力股”
要想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內,就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削減95%的煤炭使用量,同時到2050年,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耗量必須分別減少60%和45%。幸運的是,對於許多地方來説,安裝新的清潔能源比運營現有的化石燃料能源更便宜,而且往往比安裝新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更便宜。
從2010年到2019年,太陽能和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平均下降了85%,而風能的成本下降了55%。這種下降使這些技術得以更廣泛地部署。例如,電動汽車的使用量在此10年間飆升了100倍,太陽能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率提高了10倍,儘管這些數字因國家和地區而異。
“至少在研究、開發和示範階段,我們已經擁有了實現經濟脫碳所需的所有技術,而那些我們仍然需要開發的技術,可在正確的政策下迅速開發出來。”End Climate Silence組織的創始人吉納維芙·根瑟表示,“只要我們用心去做,就能創造奇跡。”
形勢緊急但並非沒有希望
儘管報告的結論本身就具有緊迫性,但美國馬薩諸塞州史密斯學院環境科學與政策助理教授亞歷山大·巴倫稱,不要以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5年之後繼續上升,這場戰鬥就基本上失敗了。“即使氣溫上升超過1.5℃,我們只要將升溫控制在2℃以下,其間的每十分之一攝氏度,都將大大減少人類遭受的痛苦。我們真的需要在所有戰線上加快一切努力,我們等待的時間越長,造成的氣候破壞就越大。”
“IPCC報告中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人們會做什麼,這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我們可以選擇一條路或另一條道路。問題是,有多少人會為之而戰。”巴倫説。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