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引進大國向創造大國轉變 中國知識産權創造品質持續提升

國家知識産權局局長申長雨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當前,中國正在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産權創造大國轉變。中國知識産權創造品質持續提升,保護水準顯著增強,運用效益加速顯現。

 

據申長雨介紹,五年來,中國知識産權創造品質持續提升。累計授權發明專利253.1萬件,年均增長13.4%;累計註冊商標2770.5萬件,年均增長29.0%。著作權、植物新品種、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登記量也屢創新高。截至2021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7.5件,是2017年末的近2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知識産權使用費進出口額由2017年的2265.1億元增長到3783.0億元,其中出口年均增速達23.8%,是進口增速的2.03倍。

 

與此同時,知識産權保護水準顯著增強。知識産權保護原則寫入民法典。完成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新一輪修改,建立了國際上最高標準的懲罰性賠償制度。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産權局,實現了專利、商標、原産地地理標誌、積體電路布圖設計等的集中統一管理。最高人民法院掛牌成立知識産權法庭,最高人民檢察院設立知識産權檢察辦公室。知識産權行政保護也更加有力,綜合執法和專項行動持續開展。成功推動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正式生效,加入《工業品外觀設計國際註冊海牙協定》,簽訂了中歐地理標誌協定,對內外資企業的知識産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7年的76.69分,提高到2021年80.61分,整體步入良好狀態。

 

此外,知識産權運用效益加速顯現。有關統計和報告顯示,2020年,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達到12.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11.97%,成為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版權産業增加值達到7.51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7.39%。全球領先的5000個品牌中,中國佔到408個,總價值達1.6萬億美元。中國還通過專利技術強農、商標品牌富農、地理標誌興農、植物新品種惠農,有力發揮知識産權在助力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打造了知識産權助力精準脫貧的中國樣本。

 

“中國知識産權事業的發展成就也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申長雨指出,中國在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的排名,從2017年的第22位提升至2021年的第12位,穩居中等收入經濟體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在多個細分指標上表現良好,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知識産權收入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持續提高,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集群數量躍居全球第二,表明中國正在從知識産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産權創造大國轉變。(記者 張亞雄)

標簽:知識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