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Z世代”:在疫情防控中奉獻力量收穫成長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5-05 11:25:39 | 來源: 新華社 |
黃鶴(左一)帶領大學生核酸採樣小組在社區服務。(受訪機構供圖)
如果沒有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在上海攻讀口腔臨床醫學碩士學位的“95後”黃鶴或許正在實驗室鑽研自己的新課題。“疫情就是命令”,一個多月前,黃鶴接到新任務,擔任新組建的大學生核酸採樣隊小組長,隨時待命進入社區為居民採集核酸樣本。
黃鶴和近百名同學共同組成了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九院臨床醫學院大學生核酸採樣隊。
進社區前,黃鶴和小夥伴們接受了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的操作培訓,包括核酸採樣、消毒和個人防護用品穿脫規範等。這些對醫學院學生來説相對容易,而最大的挑戰是進社區與相對“陌生”的基層接觸。
“每天遇到不同的人,居民也在觀察我們這些年輕人,看‘大白’們消毒是否規範,操作是否準確。這與之前在校園裏的學習生活完全不一樣,但恰恰鍛鍊了我們的協調溝通和心理抗壓能力。”他説。
在著名地標外灘及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社區,黃鶴帶領一個15人核酸採樣小組多次冒高溫工作。防護服內異常悶熱,個別隊員還中暑了,但整個小組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任務。
抗疫一線亟待青年衝鋒陷陣!在上海,不僅有“象牙塔”中的杏林學子第一時間深入社區,也促使社區裏“新上海青年”紛紛奉獻力量。
活潑的拉宏通過志願服務成長為一名可靠的“樓長”。(受訪機構供圖)
“下來拿菜啦!”儘管聲音略顯稚嫩,手持表格的“00後”樓長拉宏最近備受網民關注,她正在認真核對整棟樓160多戶的登記信息。
疫情期間,上海數十萬青年志願者挺身而出,提供全方位愛心服務。特別是在社區一線,不乏出生於1995年以後的“Z世代”志願者。居住在上海浦東新區某大型社區的熱門網站Up主“拉宏桑”(小名拉宏)就是其中的代表。
大大的眼睛、留著可愛的短髮和齊劉海,自稱是“上海過客”的拉宏祖籍東北,出生並長期居住在深圳,是香港城市大學三年級學生。近期暫住上海的她,在浦東封控後被物業管理方推薦為“樓長”。她説:“當時真的有點意外,因為我不是業主,只是一個租客。”
起初,拉宏覺得當“樓長”無非是“每天在網上發通知”,不過一上崗她才知道,自己要服務160多戶家庭。從發放保供物資,到收發抗原檢測試劑盒,再到組織居民下樓做核酸,面對繁重的“任務”與居民的偶爾不理解,熱情開朗的拉宏一下子被難倒了,甚至哭了起來。
通過自拍視頻,她記錄下了這一切。“我不想當‘樓長’了!”視頻中,她有些激動,但不久後她又擦乾眼淚,繼續默默為同樓鄰居服務。這段視頻發佈後,很多網友被她的真誠所打動。
近來除了上網課學習,拉宏正在把當“樓長”的更多甜酸苦辣都拍攝下來,與網友分享,她逐漸成為疫情期間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樓長”。
“鄰居們幫了我很多。”她説,一些鄰居告訴她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也會在她沮喪時打電話安慰她,為她出謀劃策。最近在大家幫助下,她所在的樓棟每五層樓設一個“層長”,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原本兩個小時發完抗原試劑盒,現在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樓長工作仍很繁重,但她沒有再因此流眼淚。“這一個多月我也成長了很多。”她的視頻裏常出現小區志願者和社區工作者的身影。
“有很多人為我們默默付出,不要把別人的付出當作理所應當,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她説。
令她高興的是,越來越多的“Z世代”在她的鼓舞下決定投身社區一線。“很多‘粉絲’告訴我,他們也要當‘樓長’。”這樣的愛心服務在上海的街鎮中,還在“接力”延續。
本輪疫情發生後,上海青年志願者勇於擔當,同期還有數千支青年突擊隊投入疫情防控一線。
作為大學生核酸採樣隊領隊,上海交通大學口腔醫學院副院長孫健認為,中國“Z世代”在疫情防控中正不斷奉獻力量,收穫成長。“這些年輕人積累起更多寶貴經驗,這也是接續傳承、造福社會的精神財富。”他説。
新華社記者許曉青、王婧媛、楊愷
相關新聞
- 2022-05-05上海臨港:規上企業復工復産數量佔比過半
- 2022-04-25謝謝你,陌生人
- 2022-04-25海報|我在上海當“團長”——港臺青年守“滬”記
- 2022-03-29上海出臺21條舉措 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