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熱、奔放、感人 這個地方成為邕臺交流實踐創新基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5-26 09:30:39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舞炮龍
一群打著赤膊的漢子
在廣西賓陽縣萬興炮龍文化園
舞動著炮龍
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
5月25日,廣西南寧市臺辦在賓陽縣萬興炮龍文化園舉辦授牌儀式,南寧市臺辦主任何見霜向該園頒授“邕臺交流創新基地”牌匾。南寧市上林縣、馬山縣、武鳴區的邕臺交流實踐創新基地也將在未來的幾天內相繼設立。
南寧市臺辦主任何見霜(左)和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南寧市臺協會長陳輝鴻在炮龍前合影留念。
在當天舉辦的主題為“兩岸一家親,共鑄民族魂”座談會上,賓陽縣臺辦主任黃結明介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賓陽炮龍文化,歷經千年,博大精深,以“龍狂舞、炮齊鳴、人狂歡”的震撼氣勢,塑造了狂熱、激烈、奔放的感人形象,凝成了勇敢、拼搏、進取的炮龍精神,聲名遠揚,成為賓陽最亮麗的名片。
座談會現場
黃結明表示,賓陽與台南縣鹽水區2009年開始接觸,雙方發現,賓陽炮龍和鹽水蜂炮雖遠同源,儘管二者製作、活動方式各具風格,不盡相同,但意蘊一樣,都是民間祈安求福的一項活動,而且都在春節期間舉辦,炮龍在農曆正月十一,蜂炮在農曆正月十五。
黃結明表示,賓陽炮龍、鹽水蜂炮“雙炮”文化互相找到知音,多年頻繁互動,深得兩地同胞認同,再一次佐證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既各具特色又多元一體。“雙炮”文化交流,既根植于歷史,又呼應于當下,既特立而行又相得益彰,既傳承文化又促進經濟,具有廣闊的交流空間和光明的合作前景。
彩架表演
黃結明表示,賓陽將接續努力,不斷提高炮龍、遊彩架、壯錦等文化旅遊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把賓陽炮龍等傳統工藝品製作體驗、展演展銷作為非物質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的有效途徑,實現非遺與旅遊深度融合;將全方位展示賓陽炮龍的獨特魅力,將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進一步發揚光大。希望通過“雙炮”交流,深入挖掘桂臺兩地文化淵源和歷史根脈,並以此為基礎,將雙方交流拓展到農業、教育、青少年等其它領域。
座談會後合影
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南寧市臺協會長陳輝鴻表示,疫情阻礙了兩岸同胞彼此之間的見面,但無法阻礙兩地之間的情感交流。文化是無價之寶,希望未來南寧臺協也能為邕臺交流實踐創新基地出力。他也將盡己所能,邀請更多的臺胞到基地交流。
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南寧市臺協會長陳輝鴻發言。
(海峽飛虹轉載桂臺之聲微信公眾號消息)
相關新聞
- 2022-05-25兩岸系列兒童電影之首部作品:《嗨,馬小帥》正式啟動
- 2022-05-24桂臺青年短視頻直播實訓,何能吸引全國20個省臺青目光?
- 2022-05-24四川省舉辦2022海峽兩岸巴蜀文化藝術季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