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瞰“田”丨麥田勾勒出大地亮眼的掌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6-02 16:58:06 | 來源: 新華社 |
倉廩實,天下安
糧食安全就是國之大計
小麥,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它的豐産可謂重中之重
作為夏收的C位作物
我國小麥總産量常年在1.25-1.35億噸
處於基本供需平衡狀態
這一切都少不了小麥“大糧倉”的貢獻
河南,當之無愧的“小麥之鄉”
金黃的麥田,遍地流淌著千年時光
新鄉、週口、南陽、商丘、駐馬店
一處處小麥重鎮,種出全國四分之一的産量
河南“能種”,也“能吃”
麵粉、麵條、零食、速凍産品等小麥製品
經由地處中原生長的交通動脈
涌向了全國人的飯桌
跨過流淌著麥香的黃河
在華北平原向北看
燕趙大地一望無際的金色良田
隨著略帶暖意的風吹來
一層層的、沉甸甸的麥穗互相拍打
麥子柔韌的腰肢與風嬉戲擁抱
正奏出一場別樣的夏日大交響
安徽跨越中國南方和北方
南種水田,北耕旱地
稻也有,麥也有
初夏時節,皖北平原麥浪滾滾
撲鼻的麥香傳遞著豐收的喜悅
收割機、摟草機、打捆機來回穿梭
壯觀的機收場面讓人嘆為觀止
沿滾滾長江東流而下
水土豐饒的江蘇不僅滋養出不盡鮮蔬
更讓稻麥生産連年豐
“三夏”時節
從蘇南到蘇北,小麥漸次成熟
“小麥覆隴黃”也成為姑蘇城鄉村振興
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麗風景
洞庭湖之北,長江、漢江之畔
富饒的湖北除了擁有魚米之鄉美譽
還是全國小麥主産區之一
襄陽麥區、荊江麥區、江漢麥區
日漸飽滿的麥粒,隨風起伏的麥浪
與星羅棋佈的民居交相輝映
一幅小麥豐收圖也將漸次呈現出來
麥浪滾滾,顆粒歸倉
手裏有糧,心中不慌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編輯:王鑫蓉
設計:李權
衛星影像來源:
北京二號遙感衛星星座 北京三號衛星
衛星技術支持單位:
二十一世紀空間技術應用股份有限公司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新華網思客
新華網5G富媒體實驗室
聯合出品
相關新聞
- 2022-05-30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
- 2022-06-02全國收穫小麥過兩成
- 2022-05-26希望的田野|南京最大“糧倉”迎來豐收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兩岸融合發展邁出新步伐 福建一季度利用台資6.4億美元2025-05-09
- 歐盟將對美國關稅準備反制措施並向世貿組織提出訴訟2025-05-09
- 多項指標刷新紀錄 廣交會彰顯中國外貿底氣2025-05-09
- 2025兩岸(廬山)青年交流發展大會開幕2025-05-09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