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億畝草原“帶薪休假”的背後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2-06-17 14:58:25 | 來源: 新華社 |
近年來,內蒙古一些曾“寸草不生”的地方,已變得水草豐美、景色怡人。生態環境的巨大改變,得益於2011年國家在內蒙古等地主要草原牧區啟動的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有的地方禁牧,有的地方按草畜平衡要求減少牲畜數量,並給牧民相應補貼,相當於讓草原“帶薪休假”。至今,政策資金累計達455億元,每年有140多萬戶、490多萬名牧區群眾從中受益。
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改變著牧民的生産方式。人們不再多養,而追求精養,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在這項政策支持下,內蒙古牧區生態、生産、生活形成持續向好的良性循環,以休閒旅遊為主的綠色産業在草原上“萌芽”、發展。
十餘年來,在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推動下,全區草原生態、牧民生活、畜牧業發展全面持續向好。草原自我更新修復能力明顯提升,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自治區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45%,比2010年提高8個百分點。
記者:葉紫嫣、鄒儉樸
標簽:
相關新聞
- 2022-05-16內蒙古發現約1.25億年前恐龍化石
- 2022-01-14內蒙古:悅舞迎新春
- 2022-02-22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