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畫家謝秉均談張大千:傳承先生藝術乃一生追求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6-24 10:38:2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只要談及張大千,謝秉均就有説不完的話。6月23日,這位來自台灣的知名畫家受訪時表示:“作為張大千的藝術傳人,傳承先生藝術乃一生追求。”
70歲的謝秉均,出生於北京,他的多幅作品曾被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書畫界人士收藏。2018年與2021年,他分別在北京、天津舉辦了自己的作品展,目前,正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籌辦個人畫展。
“張大千先生對我本人的影響,怎麼形容都不為過。”謝秉均表示,儘管在自己40多年的書畫生涯中,沒有機會聆聽張大千的教誨,但“先生的三位弟子謝天民、何海霞、孫雲生均是我的恩師,其中謝天民是我父親。我可以説是張大千先生的再傳弟子。”
在父親謝天民的耳濡目染下,謝秉均與繪畫結下不解之緣,7歲開始學習。“我經常聽父親講述跟張大千一起習畫的逸聞趣事,因此從小就了解張大千、喜歡張大千,更崇拜自己的父親,立志要當一名畫家。”
但謝秉均學習繪畫的藝術道路並不順暢。
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在雲南參加農場建設10年,這期間他幾乎沒從事繪畫。
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謝秉均回到北京後,才有機會重拾愛好。他認真專注地臨摹大量張大千的山水人物精品,獲得了藝術上的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謝秉均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國畫大師何海霞的精心指導,何海霞是張大千的另一名弟子。
“海霞老人認真地指導我作畫要如何立意構思,如何調整筆鋒等;老師言傳身教,不厭其煩地對我的畫作一一點評,讓我的藝術水準突飛猛進。”謝秉均告訴記者。
謝秉均與張大千的另一重緣分發生在台灣。
20世紀90年代謝秉均入籍台灣,先後追隨其叔叔謝忠良學習書法,此後又跟隨張大千的另一名弟子孫雲生學習國畫,用他的話説:“獲益匪淺,畫藝更上一層樓。”
以傳承張大千藝術為己任的謝秉均,目前還擔任台灣兩岸和平藝術聯盟顧問以及台北山癡畫會會長。他坦言,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兩岸藝術交流。
過去10年間,謝秉均在長春、保定、南寧、福建等地多次參加各種展覽。
採訪中,他興奮地講述自己在廣東參加“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書畫雅集及展覽拍賣”活動中的一件趣事,“用時40分鐘,創作的一副《六順圖》,最後以27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收藏家收藏,全部款項捐助了慈善事業,那一刻,感覺到了巨大喜悅。”
謝秉均受訪時表示,自己的根永遠在大陸,能為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是最大的幸福。(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相關新聞
- 2021-05-26張大千罕有對聯書法作品《行書十七言聯》在香港展出
- 2019-04-02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在台北舉辦
- 2020-11-18張大千晚年親自興建的園林裏,留下一代藝術大師怎樣的心路感懷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