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客家搖籃”裏的“台灣部落”:感知鄉愁味 聯通兩岸情

立秋時節,從客家搖籃江西贛州市區驅車約半個小時,便抵達台灣部落民俗文化村(下稱台灣部落)大門。道路兩側,印有台灣少數民族名稱的旗幟迎風招展,仿佛在嚮往來的遊客致意。

 

出生於廣東梅州、在臺打拼十餘年的鐘曼紅2003年回到大陸,一直致力於傳播客家文化、促進兩岸交流。2018年,她精心策劃的台灣部落項目落地江西贛州,歷經三年打造,于2021年5月1日對外開放。

 

一年多來,台灣民俗狂歡節、國潮電音節、星空燈會等特色活動相繼在這裡舉行,圈粉無數,項目也斬獲多個文旅獎項。今年的世界客屬第31屆懇親大會上,鐘曼紅還榮獲“兩岸和平使者”稱號。

 

談及在贛州打造台灣部落的初衷,鐘曼紅表示,贛州與台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贛臺客家人祖同宗、文同源、語同音、食同好。“在這裡搭建一個平臺,既能助力老區發展、鄉村振興,又可以發揮紐帶和橋梁作用,力所能及地促進兩岸交流。”

 

海峽隧道是一個連通景區週邊和部落核心的必經通道,站在入口處,望著兩側聳立的圖騰柱,身著民族服飾的台灣阿美族人朱王碧玉説:“這是我們族的祖靈,做得非常地道。”

 

步入隧道,兩側的壁畫展示了余光中《鄉愁》中的部分篇章。經過隧道時,鐘曼紅忍不住向來客深情吟誦:“無論兩岸關係形勢如何變化,對於民眾情感來講,最終無非都歸結于鄉愁之中。”

 

隧道外,是一條景觀長廊,兩側種滿了台灣秋冬必賞的落羽松。長廊拐彎處是一片水域,鐘曼紅將其命名為“澎湖灣”。左前方的一座石拱橋上方,紅色的“同心橋”三個大字頗為醒目。“晚風輕拂澎湖灣,海浪逐沙灘……”走到不同景點,總有應景的台灣經典旋律響起。

 

除了在台灣美食村引進各種特色美食外,鐘曼紅專門打造了一個柴火灶基地。“一家人圍著灶臺做飯吃飯,我覺得從縷縷炊煙背後那團圓歡樂的畫面中,可以透見一絲鄉愁、一種幸福。”

 

在老式建築風格的台灣老街、台灣精緻農業基地、高山族群部落風情區漫步,看著許多熟悉的場景,今年72歲的朱王碧玉開心得像個孩子。“這裡從硬體上看已經頗具‘台灣味兒’,就是還缺少一點文化的東西。”

 

2016年從台灣回到大陸的朱王碧玉,經常帶領台灣少數民族文藝團隊在祖國各地演出。“其中很多青年隊員本身也是網紅,他們的到來會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在兩岸的交流、傳承與弘揚。”

 

基於這種不謀而合的理念,鐘曼紅誠邀朱王碧玉帶領團隊入駐部落,通過民俗演出等形式展示部落文化,為這裡注入靈魂。

 

“台灣老街保留了很多商鋪,就是想吸引一些台灣少數民族同胞常駐下來,讓台灣部落的原生文化在這裡生根發芽。”同時,鐘曼紅也想吸引更多台灣青年一代在這裡創業就業,促進他們對大陸的了解與相互交流。

 

“如果説部落文化是台灣部落的靈魂,同根文化就是這裡的核心,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鐘曼紅重點打造的以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祖同脈為定位的同根館,展示了很多實物及史料照片,結合VR、AI等現代科技手段,寓教于樂,以期年輕一代在互動體驗中深入了解兩岸歷史文化。

 

來到同根館出口處,在一面特製的照片墻前,鐘曼紅將一張張印有兩岸交流歷史照片的模組翻轉後,“文化同源、民族同根,共創兩岸美好未來”。兩行金黃色的大字在燈光映照下愈發奪目。(中新社記者 姜濤)

標簽: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