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新版台灣問題《白皮書》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解讀:新版台灣問題《白皮書》透露哪些重要信息?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10日)發表《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進一步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闡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中共中央臺辦發言人受權發表談話指出,發表該白皮書有利於展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立場和態度,最大限度地爭取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與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大陸涉臺學者在接受中國台灣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白皮書》的出臺具有戰略性高度,清清楚楚地梳理了台灣問題演變的歷史經緯,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具體舉措,是新時代推進統一戰略的一部分,有助於全面準確理解中國政府對臺大政方針的傳承性與穩定性。同時,近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加大美臺勾連和謀“獨”挑釁,《白皮書》的出臺也是順勢而為,是我們對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反制措施的一環,所謂“台獨”喊得越兇,大陸統得力度就越大。此外,《白皮書》提到,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等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受訪大陸涉臺學者指出,現階段提出這段話,説明大陸方面與民進黨當局的鬥爭進入新階段。但如果兩岸雙方能重新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之上,大陸方面仍有對台灣釋放善意的空間。

 

準確理解對臺大政方針穩定性 避免曲解和誤判

 

《白皮書》全文約14000字,除前言和結束語外,共分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變”、“中國共産黨堅定不移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祖國完全統一進程不可阻擋”、“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祖國統一”、“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等五大部分。

 

《白皮書》在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之後、解放軍在台島周邊持續進行實戰化演訓活動期間出臺,釋放出哪些信號及對解決當前台灣問題有哪些意義?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主任劉國深表示,在目前特殊背景下發表這份《白皮書》,有助於各方面從宏觀視野,全面準確理解中國政府對臺大政方針的傳承性與穩定性,避免發生曲解和誤判。也就是《白皮書》中所提到的,“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最有利於中國的長期穩定發展,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第一選擇。儘管幾十年來遇到困難和阻力,但我們仍然堅持不懈地爭取和平統一,這體現了我們對民族大義、同胞福祉與兩岸和平的珍視和維護。”

 

推進統一有充分戰略定力 不被“台獨”帶節奏

 

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英津表示,《白皮書》在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後發表,可用戰略性和策略性兩個層面來看,這其中,戰略性價值要高於策略性價值。首先,從戰略層面看,《白皮書》的發表,並非完全針對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以及美臺勾連,而是大陸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具體舉措,是新時代推進統一戰略的一部分,“我們對推進祖國統一有自己的節奏,保持有充分的戰略定力,不能被外部勢力和‘台獨’勢力帶節奏。”

 

其次,從策略層面看,王英津認為,《白皮書》在反制佩洛西竄訪台灣地區以及美臺勾連的時間節點發表,這也是對當下民進黨當局加大謀“獨”挑釁、加緊美臺勾連的反制措施中的一環,“也可以説是順勢而為,”民進黨當局越喊“台獨”,大陸方面就越高舉統一大旗,所謂“獨”得越兇,大陸統得力度就越大、步伐就越快。

 

“此時出臺新《白皮書》恰當其時。”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認為,與前兩份針對台灣問題的《白皮書》相較,第三份《白皮書》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在島內“台獨”勢力“倚美謀獨”和外部勢力“以臺制華”相結合挑戰兩岸關係底線,在臺海地區製造事端的背景下出臺,再次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組成部分的歷史和現實”,強調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經緯和確鑿法理”。

 

兩岸回到“九二共識” 大陸還有對臺釋善空間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義虎強調,《白皮書》在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態勢下出臺,是出於戰略考慮,其清清楚楚地梳理了台灣問題演變的歷史經緯,清清楚楚地總結了中央對臺大政方針政策不斷發展的脈絡,便於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了解和理解中央對解決台灣問題的設想。同時,《白皮書》也透出,如果兩岸雙方回到“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之上,落實“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大陸方面還有對台灣釋放善意的空間。

 

《白皮書》提到,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危害臺海和平穩定,破壞和平統一前景、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劉國深認為,現階段提出這段表述具有重大政治意義,大陸方面與民進黨當局的鬥爭進入新階段。朱松嶺 也指出,《白皮書》不僅全面闡述了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新形勢及島內民眾對統一的新期待,而且對當前島內“台獨”勢力與外部干涉勢力勾結、破壞臺海現狀等給予有力回應。

 

共議統一是解決台灣問題 實現完全統一可行道路

 

此外,《白皮書》用單獨篇章重申,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而和平統一,是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劉國深表示,著重強調此一基本方針,是對各種懷疑和否定這一基本方針言論的當頭棒喝。同時,《白皮書》再次指明,兩岸各界人士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道路是解決台灣,實現國家完全統一的可行道路,未來無論民進黨當局如何抵制,大陸方面將堅定不移地與台灣各界支持統一、反對“台獨”的力量一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進程。

 

朱松嶺認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平等協商、共議統一,這其中包含非常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空間,充分表達了中央對台灣同胞的關懷,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重視,是對發揮島內同胞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性,表達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意見和建議的尊重。

 

回應島內民意訴求 誠意解決台灣“國際空間”

 

對於《白皮書》中提到,“統一後,有關國家可以繼續同台灣發展經濟、文化關係。經中國中央政府批准,外國可以在台灣設立領事機構或其他官方、半官方機構,國際組織和機構可以在台灣設立辦事機構,有關國際公約可以在台灣適用,有關國際會議可以在台灣舉辦。”李義虎指出,這段話是之前對臺政策論述中不曾有過的,“説明中央有誠意,本著解決台灣‘國際空間問題’,對島內民意訴求做出善意回應,”相信這些內容也會納入“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方案更趨豐富、完善,更具操作性和實踐性。

 

王英津也表示,“一國兩制”是一個開放體系,兩岸可通過平等協商解決政治分歧,而非大陸方面強加給台灣一個確定性方案,表現出我們對“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善意和誠意。希望這個善意和誠意能夠被台灣同胞真正聽懂。中國台灣網8月10日北京電(記者李柏濤、李寧、尹賽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