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唐永紅:《白皮書》提振了中華民族追求國家統一的精氣神

日前,中國大陸再度發表涉臺白皮書,引發兩岸及海內外輿論的強烈關注。那麼大陸官方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時刻,選擇以白皮書的形式來宣示對臺政策呢?就相關疑問,記者專訪到了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教授。唐教授認為,白皮書闡述了新形勢下、新時代中、新征程上,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與時俱進地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臺海形勢下,有利於提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矢志追求國家統一的精氣神,增強島內和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信心和勇氣,凝聚支持和促進祖國統一的磅薄偉力。

 

《白皮書》為什麼選在這個時刻公佈?唐永紅教授表示,類似的白皮書在1993年、2000年發表過,但20多年過去了,國際國內、海峽兩岸的時空環境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隨著中國大陸的不斷發展,實現國家統一的實力與抗拒統一的實力已經發生了此消彼長的變化;第二,隨著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不斷改造台灣社會意識形態,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質變,國民兩黨及藍綠兩大陣營的勢力與實力也已然發生了結構性地翻轉;第三,隨著中美實力的消長變化,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也從旨在和平演變的接觸交流政策,已然根本性地改變為了旨在遏制打壓的戰略競爭政策;第四,美國“以臺制華”、台灣“依美謀獨”,美臺勾連、相互利用,比中美建交以來任何時候都更有需求,也更為頻密。”

 

“國際國內、海峽兩岸時空環境的這些變化,顯然會影響到兩岸統一的前景、統一的方式,以及統一前的代價、統一中的成本、統一後的治理。因此,如何與時俱進解決台灣問題並實現國家完全統一,成為了新形勢下、新時代中、新征程上的全國人民與海外華人以及國際社會所廣為關注的重大議題。中國共産黨與中國政府也因此有必要做出與時俱進的回答。”

 

此次重磅發表《白皮書》的意義何在呢?“《白皮書》進一步重申了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闡述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

 

正如中共中央臺辦發言人受權就發表《白皮書》發表談話所指出的,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和臺海形勢下,發表該《白皮書》,有利於揭批“台獨”分裂勢力和外部勢力勾連挑釁,企圖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阻撓破壞中國統一進程的惡劣言行,揭露他們的政治本質和險惡用心,體現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不可動搖、意志堅如磐石;有利於展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願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立場和態度,最大限度地爭取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與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有利於提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矢志追求國家統一的精氣神,增強島內和海外反“獨”促統力量的信心和勇氣,凝聚支持和促進祖國統一的磅薄偉力。

 

其實,之前民間有制定《統一法》的呼聲,但這次以白皮書的形式出現,這種形式選擇説明瞭什麼?唐教授表示,白皮書作為一種國際上公認的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場,講究事實清楚、立場明確。《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旨在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事實和現狀,展現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追求祖國統一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闡述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推進實現祖國統一的立場和政策。

 

“白皮書發表的目的,顯然與法律制定的目的不同。白皮書呈現的內容廣泛,許多內容也不宜以法律方式呈現。此外,白皮書的發表程式也比較簡易快捷,而法律的制定與頒布得依照法定程式進行。”以白皮書形式,顯然更適用於政策宣示,也更能夠適應當前急遽變化的臺海局勢。

 

《白皮書》中公開點名揭批民進黨,在這種文件中“被點名”意味著什麼?唐教授表示,《白皮書》公開點名揭批民進黨,明確指出民進黨當局的謀“獨”行徑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危害臺海和平穩定,破壞和平統一前景、擠壓和平統一空間,“是爭取和平統一進程中必須清除的障礙”。這顯然是在把民進黨當局的歷史罪責昭告天下,“意味著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國家完全統一進程中,中國大陸不僅將不再寄期望於民進黨,而且將與民進黨做堅決的鬥爭,以反‘獨’促統。”

 

因為民進黨的存在,當前兩岸關係似乎陷入了死局,未來有可能出現轉機麼?對此,唐教授認為,民進黨自成立以來,利用各種機會與條件,不斷改變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改造台灣社會的意識形態,堅持不懈,卓有成效。“當前,民進黨已經進入‘政治正確’的政治收穫期,很可能將在相當長時期內執政台灣。在台灣民眾付出代價而普遍覺醒,進而認同‘九二共識’之前,民進黨食髓知味,是不會接受‘九二共識’的。”

 

唐教授直言,預期2024年後,如果台灣安全無虞、經濟民生沒有大的惡化、民進黨當局沒有出現大的不公不義行為與反民主反自由行為,民進黨將繼續執政台灣,兩岸關係因此將繼續陷入僵局。“中國大陸有必要綜合運用經濟、文化、教育、輿論、政治、外交、軍事等各種手段,促使或迫使台灣民眾覺醒,以崩塌民進黨及其當局的民意基礎。如此,民進黨才可能下臺,民進黨及其當局才可能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才可能和平發展。”

 

民進黨把持島內輿論,怎樣才能更好把《白皮書》這樣的政策宣示傳遞給台灣民眾呢?唐教授直言,現在是網絡時代,《白皮書》發表出來,台灣民眾其實就能看到的,“但輕易是不會相信和接受的,因為民進黨一向重視並擅長輿論工作,已經卓有成效地改變了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

 

“要增進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與統一意願,要讓台灣民眾相信和接受《白皮書》,除了正面直接的解説之外,更要綜合採取上述各種措施,特別是經濟、軍事手段,讓台灣民眾真切地體認到不認同‘九二共識’、支持民進黨執政,不僅沒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好處,而且只有壞處。”【華夏經緯網報道 記者 李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