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臺胞、豫臺有約網董事長吳天璽: “做兩岸的橋梁是我未來的全部”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2-08-18 11:02:05 | 來源: 河南日報 |
8月17日,從全國各地來到鄭州參加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的嘉賓都收到了一本名為《風雨思歸程》的書。這是在豫臺胞、豫臺有約網董事長吳天璽為大家準備的一份特殊禮物。
這本書是吳天璽根據個人的一段奇妙經歷所寫成,講述著小家的親情與大家的大義。35年前,碩士畢業不久的吳天璽從台灣宜蘭隨父母來到老家河南,並決定在鄭州經商。在一次替台灣眷村老兵尋找大陸親人的公益活動中,她聽説鄧州有個“台灣村”。起初只是好奇,後來經過實地探訪、考證,了解到他們的祖先是清朝時屯墾當地的台灣士兵,當時被稱為閩營,其中有阿美人、泰雅人等。
硝煙已散,鄉愁未減。300多年後,他們依然渴望能與台灣族親再度團圓,吳天璽答應替他們回台灣尋親。2009年,“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中,鄧州“台灣村”代表與台灣族親舉行盛大的認親儀式。“我想,這是對所謂‘法理台獨’的一拳重擊。”吳天璽説,她發起拍攝的電影《風雨歸程》也將於近期上映。
首次參與兩岸關係研討會,吳天璽感觸頗深:“這些年來,我親身感受到血脈親情對我們的影響,親眼見證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當前,兩岸還存在許多的信息不對稱,使得台灣年輕人被蒙蔽、被誤導,以至於心懷忐忑、裹足不前,白白喪失大好紅利,真是令人扼腕嘆息!”但在研討交流過程中,吳天璽也看到了希望:“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都在為兩岸的未來努力,感覺到祖國統一指日可待!”
研討會舉行期間,吳天璽作為東道主,也不遺餘力地向與會嘉賓推介河南的歷史文化、特色美食。“喝胡辣湯,一定要用油條蘸著吃!”她熱情地向台灣朋友推薦胡辣湯的“經典吃法”,並得到了對方滿意的回復。致力於兩岸人文交流,吳天璽表示自己會堅持做下去,她説:“作為一名在豫臺胞,我甘當孺子牛。做兩岸交流的橋梁就是我未來的全部。”本報記者 沈劍奇
相關新聞
- 2022-08-17“把握歷史大勢 共謀民族復興” 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在鄭州開幕
- 2022-08-17劉結一主任在2022年兩岸關係研討會上的視頻講話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致賀信2025-07-10
- 國臺辦:無論民進黨當局搞多少“演練”,都改變不了“台獨”必然失敗的下場2025-07-10
- 月球樣品又有新發現!嫦娥六號揭示月背演化密碼2025-07-10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在塞爾維亞舉行2025-07-10
- 2025年海峽兩岸暨港澳青年技能邀請賽在滬舉行2025-07-10
- “跨越那一灣海峽,你才知道世界有多大”——2025兩岸青年峰會在京舉辦2025-07-10